问题 多项选择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4岁,运动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经常要参加比赛。半年前在报纸上看到有一位著名的马拉松选手在比赛中突然倒地身亡,死因是心律失常。求助者从此开始密切关注自己的心脏,天天为自己把脉。三个月前偶然出现一次心脏早搏,心脏好像悬空,出现了坐电梯的那种感觉。求助者觉得自己的心脏出了问题,担心会突发心脏病死掉,从此四处求医看病。而医生经过仔细的体检和心电图检查后,告诉他心脏没有异常,可以继续参加比赛。但他一点也不相信,很害怕自己有病没有诊断出来。继续四处求医,做了各种检查,还是没有发现器质性病变。他觉得那些医生医术不高明,或检查出了问题却有意瞒着他,于是花大量时间查阅医学书籍。结果没有让他轻松,反倒使他更加焦虑痛苦。现在求助者每天所考虑的就是自己的病,无法集中精力投入训练,因心烦和朋友的交往也越来越少,白天心烦,晚上睡不着,体重也有所下降。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亲属反映,求助者是国家级运动员,很有成就,人际关系良好。从小性格内向,对自己的身体健康非常关注。

本案例中该求助者的主要特点是()。

A.反复就医 

B.害怕得病 

C.强迫就医 

D.性格内向

答案

参考答案:A, B, D

解析:

ABD。 本案例求助者的主要特点是怀疑自己得了心脏病,害怕得病,因此反复就医,虽然每次检查的结果均无异常,但仍坚持就医,求助者的性格内向可能是导致求助者问题的原因之一。强迫是指由于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所引起的精神痛苦。

阅读理解与欣赏

父亲忽然看见两位先生在请两位打扮漂亮的太太吃牡骊.一个衣衫槛楼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撬开牡垢,递给两位先生,再由他们递给两位太太。他们的吃法很文稚,用一方小巧的手帕托着牡垢,头稍向前伸,免得弄脏长袍;然后嘴微微一动,把汁水吸进去,砺壳扔到海里。

毫无疑义,父亲是被这种高贵的吃法打动了,走到我母亲和两位姐姐身边问:“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

母亲有点迟疑不决,她怕花钱;但是两个姐姐赞成。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然后转过身对着我,又说”至于若瑟夫,他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

我只好留在母亲身边,觉得这种不同的待遇十分不公道。我一直盯着父亲,看他郑重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衫槛楼的年老水手走去。……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垢钱付清。已经够倒楣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

小题1:作者为什么要细致描写两位太太吃牡蜗的细节?(3分)

                                                                              

                                                                              

小题2:文章以极具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和形象。请结合下面一段描写杨二嫂的内容,比较这两段文字刻画的人物形象的异同?(2分)

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冷笑说:“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小题3:回忆全文,下面三个片断都是“我”对于勒的观察,比较分析三处描写,揣摩“我”是在怎样的情境下,怀着怎样的心情观察的。(3分)

A.一个衣衫槛楼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撬开牡垢,递给两位先生,再由他们递给两位太太。

B.我也端详了一下那个人,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干的活儿。

C.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万良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不定项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