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一般资料:张某,男,16岁,某重点中学高中一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优秀,家庭条件良好,身体健康,无重大躯体疾病史。从小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学习认真刻苦,家教严格,父亲常年在外工作,与母亲生活。无家族精神病史。求助者主诉:两个月以来不愿上学,没有学习兴趣,晚上睡不着觉。求助者自述:半年前,在学校游泳馆游泳时,看到学校游泳队的女队员正在训练,发现其中一名女队员长相漂亮,而且很有气质。所以萌发了与她交往的想法,后来每天都在游泳馆门前等待这位女队员,想等待机会与其相识。有一次在校园遇到这位女队员,开始与她攀谈,后来两人放学后一路回家,二人彼此逐渐熟悉。三个月前,向这位女同学表达自己的情感,希望与其建立恋爱关系,遭到拒绝。女方称现在年龄还小,而且还处于在学阶段,根本不能谈恋爱。并且要求以后减少见面的次数。很受打击,上课开始走神,不完成作业。一次班主任见到张某与这个女同学在学校吵架,后来找到自己谈话并请来家长询问情况并询问最近为什么学习成绩下降,在老师和家长的压力下,自己说明了事情的经过。老师听后,对自己进行了教育,但是回到家,母亲却认为自己在早恋,而严厉的责骂了自己。张某感到内心委屈。两月前,开始不愿意去上学,在家里开始还能够自己看书学习,但后来在家也没有心气看书学习了,仍然不想再去学校上学,晚上睡不着觉。最近又临近期末考试,自己知道自己的状态很不好,但是无法摆脱,怎么努力也没有了继续学习的动力,在家经常玩电脑游戏,希望自己不再想恋爱的事情,但始终无法摆脱,放不下这份感情,内心十分焦虑与痛苦。在母亲的陪伴下,前来咨询。咨询师的观察和他人反映:张某衣着整洁,但情绪低落,但能够进行正常的交流,意识清楚。无幻听,妄想,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有很强的求助动机,希望自己早日摆脱这种不良的情绪。张某从小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流,很听话,学习认真刻苦。家庭条件良好没有遇到过很大的挫折。最近开始情绪低沉,有时候爱发脾气,不愿意与家长说话。白天常常玩电脑游戏。心理测验结果:选择测试SCL-90、EPQ:SCL-90量表各项因子分:躯体化2.4,强迫症状1.7,人际敏感2.5,抑郁2.6,焦虑3.8,敌对1.3,恐怖1.3,偏执1.0,精神病性1.7,其他1.6;总分195;阳性项目数47个,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抑郁因子分明显高于常模。EPQ:N:65E:30P:40L:30求助者为内向不稳定性人格。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对该求助者需要做哪些鉴别诊断?

答案

参考答案:

对该求助者需要做以下鉴别诊断:(1)与精神分裂症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缉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障碍。(2)与抑郁症相鉴别。求助者虽然情绪低落,但不是主要的症状,只是不愿学习,生活其他方面没有出现意志减弱,兴趣下降等症状。因此排除抑郁症。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小题。

好好活着就是爱

①20年前的3月26日凌晨,一个年轻男人躺在了山海关的铁轨上,一辆呼啸的火车碾压过一个中国田园诗人的身体。那天,正好是他25岁的生日。

②这个男人,就是写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这个一生都在用饱含汁液和水分的声音,呼唤生长粮食和蔬菜的诗人,用这种残酷的方式,了结了自己短短的一生。

③然而,这个原名叫做査海生的孩子,他在另一个世界不会知道,在他生日的那天早晨,母亲已经在乡下的炊烟中熬好了一锅红米粥,以这样一种传统的方式,为在异乡的儿子默默祝福。

④当冰凉的铁轨上躺着一个血腥的生命,一个母亲的心,再也经不起碾轧。在生日那天结束自己的生命,也许,这是世界上最让一个母亲心碎的事情。

⑤在那个雨水滴答的乡村三月,这个叫做査海生的男人的骨灰,被送到了母亲居住的查湾村,就在房门前三百多米的树林下,垒起一座土坟。

⑥从此,母亲的视线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儿子的土坟。陪同儿子入眠的,是母亲的灵魂。在20年乡下的风雨声里,母亲哭她的儿子海生,哭坏了眼睛。海生,是一个母亲在经久的岁月里,一直在她的唇间不停地呼唤的乳名。

⑦海生15岁时考进了北京大学,一个村子沸腾了,一个县城也轰动了,母亲挨家挨户发送她深夜蒸好的白糕。这个儿子毕业以后,在北京成了一个诗人。第一次去北京看见儿子留那么长的头发,母亲只是笑眯眯地说:“海生,去剪了吧!”母亲走的那一天,这个贫穷的诗人找人借了三百元钱,执意揣进了母亲的包里。母亲的那个包,装了家里的五十个鸡蛋,母亲在乡下为儿子养着一群小鸡。经过几天几夜的颠簸,到了北京,居然一个也没有破。母亲一直把装满鸡蛋的布包搂在怀里,因为她相信,儿子每吃下一个鸡蛋,那个叫做诗人的儿子,他苍白的脸色就会多一丝红润。

⑧儿子塞给她的那三百元钱,听说,至今还在80岁的母亲的怀里掖着。母亲说,等她去世以后,用儿子的这三百元钱送她上路就够了。

⑨海子自杀后,很多人惊呼,这是一颗彗星的陨落;更有人叹息,他的诗歌是惊雷。然而,在母亲的眼里根本没有彗星,只有连着她心房的一个生命,更没有惊雷的声音在母亲的耳畔响起,在耳畔响起的,只有一个孩子在梦呓里的啼哭。一个国家,可以没有诗人,而一个母亲,根本不能失去孩子。海子,他把最疼痛的一首诗,没有写进他歌颂的土地里,而嵌进了一个母亲疼痛的血脉里、心房中。

⑩所以,我总觉得,在春天来怀念这样一个诗人,其实对母亲来说,更是一种剜肉剔骨的残酷。浩瀚无际的天空,它对广袤无垠的大地,如何表达深沉的爱意与温柔的呢喃?我认为,那是密集的、轻盈的雨水和雨丝。那么,一个孩子对于母亲,如何表达最深的爱呢?

(11)我想,答案只有一个,好好活着,就是对母亲的爱。再没有一个比健康美好的生命,让孕育了生命的母亲更幸福的了。

小题1:从全文看,第①段运用了什么记叙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小题2:结合语境,谈谈你对“第一次去北京看见儿子留那么长的头发,母亲只是笑眯眯地说:‘海生,去剪了吧! ’”中划线词“笑眯眯”的理解。(2分)

小题3:从“从此,母亲的视线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儿子的土坟。陪同儿子入眠的,是母亲的灵魂。”这个句子中你读出了什么?(2分)

小题4:从内容和修辞两方面对第⑩段中划线句子作简要赏析。(4分)

小题5:文中哪一个细节最让你感动?为什么?(2分)

小题6:结合文章题目和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篇文章后的感悟。(2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