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读文答题。

  香菱听了,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李纨、宝钗、探春、宝玉等听得此信,都远远的站在山坡上瞧看他。只见他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宝钗笑道:“这个人定要疯了!昨夜嘟嘟哝哝直闹到五更天才睡下,没一顿饭的工夫天就亮了。我就听见他起来了,忙忙碌碌梳了头就找颦儿去。一回来了,呆了一日,作了一首又不好,这会子自然另作呢。”宝玉笑道:“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宝钗笑道:“你能够像他这苦心就好了,学什么有个不成的。”宝玉不答

1.用一句话概括本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一个词语概括香菱学诗的状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写香菱学诗,为什么还要写宝钗等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只见他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香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宝玉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宝钗说这话的意图是什么。宝玉为什么“不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分析下面这句话的作用。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仿用文中画线加粗句子“或……或……”的句式写两句正面描写香菱苦心学诗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香菱苦心构思诗作。

2.如醉如痴

3.侧面描写,烘托了香菱苦心学诗,如醉如痴的情形。

4.“皱一回眉”说明正在认真思考;“含笑一回”说明思考之后有了一定的收获、感情,心领神会。

5.宝玉的话中有两层意思,一是赞扬香菱,另一层是对香菱的身世遭遇深表同情。

6.宝钗顺势委婉地规劝宝玉,希望他苦读书,早建功名。宝玉 “不答”是因为和宝钗话不投机,不愿意理睬她。

7.形象地写出了香菱学诗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

8.“略”。

(意对即可)

单项选择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