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②回家是亲切的。记得母亲在世时,回家是那样温馨,是那样顺理成章。一踏上故土,远远望见屋顶上的炊烟,望见炊烟下的竹篱,竹篱后,有慈母倚门而望。 ③未进家门,早有乡邻,用真诚而淳朴的目光迎候你:“哇,回家来看母亲了。” ④匆匆推开柴门,扑进母亲怀里,一卸世路风尘的艰辛。 ⑤母亲去世后,家就变缥缈了。但那是我的根,那是陶冶过我的乡情乡音。在那里,我懂得蒲公英是怎么飞的,蚱蜢是怎么跳的,画眉鸟是怎么唱的,它们都在呼唤我回归。 ⑥回归是必然的。只是先人巳渺,旧居不存,算不了回家,就算回乡吧。但回乡的路是艰难的。 ⑦当我踏上那弯曲的乡路,山还是那座山,村还是那个村。乡邻依旧友好,迎候你的目光也依旧真挚,但语意里有了陌生:“啊,回来看看?” ⑧是的,回来看看。看什么呢?流水依旧白,青山依旧青。但自己的目光巳不知往哪儿看,脚步不知往哪儿挪了。 ⑨“到乡翻似烂柯人”,一颗系念故乡的心,顿时被悬了起来。因为随着母亲的去世,没有了那依恋的那扇柴门,也没有了那一缕炊烟。 ⑩于是无可挽回地要坠入从前,黯然地走进童年的记忆,很悲壮地站到昨日以远、来日无多的路口,踯躅复踯躅。在乡邻目光的探询下,不得不对自己的人生之路,回乡之路,进行一番审视和梳理了。 ![]() ![]() ![]() ![]() ![]() ![]() ![]() ![]() 1.作者一开始就说:“回家不是回乡。”从文中可以看出,回家的感觉是_________,回乡的感觉是_________。(各用文中的一个词填空) 2.第②段说:“一踏上故土,远远望见屋顶上的炊烟,望见炊烟下的竹篱,竹篱后,有慈母依门而望。”请你发挥想像,描述一下“游子”看到这种情景时的心理活动。(要求:字数50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会第 ![]() ![]() 5.文章结尾,作者说:“我害怕回乡。”请细读短文概括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思乡是中国人传统的文化心态。请你写出古人表现思乡之情的两句诗,并说说古代的思乡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本文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亲切 害怕
2.“略”。
3.尽自己努力,给故乡做一点贡献。
4.回望(或:反躬自问)
5.①去审读自己的生命行程;②对故乡未有寸功回报。
6.示例: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②乡愁是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本文写故乡是围绕害怕回故乡而谈的;而古代的思乡诗是围绕盼望回故乡而谈的。(意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