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关部门组织一项调查,在参与调查的网民中有87.9%的人非常关注网络监督,当遇到社会不良现象时,93. 3%的网民选择网络曝光。党和国家领导人上网了解民情,政府上网公开政务,公民上网表达意见等现象,表明互联网上的“政治互动”不仅改变着政治信息的传播方式,也日渐深入地改变着政治生态环境。

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说明重视网络民意会给我国政治生态环境带来哪些改变?(8分)

答案

①拓宽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积极性,维护公民的合法权利,保证人民当家作主。(3分,每个分句1分,任意答出3点即可给3分)   

②能够推进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助于预防腐败,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能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4分,政府和党两个角度各2分,允许学生有不同于参考答案的组织形式和合理表述,但必须确保角度的完整性。)

③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1分,答出一点即可给1分。)

题目分析:本题要求学生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重视网络民意给我国政治生态环境带来的改变。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材料及设问的要求,以从中获得答题的思路。同学们通过对本题材料的理解,可以发现,材料中主要从两个方面说明了网络民意给我国政治带来的改变,一是从公民方面,二是从党和政府方面。对于公民方面,学生可从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公民政治参与积极性、公民合法权利的维护等方面加以说明;对于党和政府方面,学生可从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政府的依法行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及党的领导等方面展开说明。

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