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案例五: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19岁,大学一年级学生。案例介绍:求助者今年以某市状元成绩考入大学,来到陌生的城市,开始独立生活。每日的学习很紧张,还要料理自己的生活,有些手忙脚乱,疲惫不堪,感到不适应,非常想家。有时睡不着,常常梦到父母,一听到广播里放的音乐有“妈妈”的内容就哭。在街上、校园里听到的都是当地的口音,自己作为外乡人,内心很孤独。上课经常走神,学习效率不高。无心参加班上组织的活动,总盼着早点放假回家。求助者与同学的关系一般,因生活琐事与宿舍室友关系紧张,想换宿舍学校没同意,心情不好、内心痛苦。经班主任老师做工作后没有明显好转,所以在同乡的陪同下来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是独生女,性格柔弱、温顺,在家很宠爱,自幼没有单独离开过家,上大学前很多生活琐事都由父母料理,连自己的衣服鞋袜都不用洗,她认为只有家里才是最安全舒适的。

在摄入性谈话后,针对求助者的问题,可以采用的心理测验有( )。

A.SCL-90

B.EPQ

C.EAIS-RC

D.LES

答案

参考答案:A,B,D

单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本部分选自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东晋著名诗人。

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落英缤纷(         )

    (2)阡陌交通(         )

    (3)才通人(         )

    (4)黄发垂髫(                                )

3.翻译下列句子。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原文语句回答。

     写桃花源人的安定富足生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生活在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时代,因此他希望过安宁和平的生活。根据本文概括的一个成语正好表达了这个理想,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