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图中甲图为“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区图”,乙图为“‘八五’末期我国部分省区贫困人口数量图”。甲、乙两图的关联性体现如下关联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此关联图发生在图甲中的A处,则上图空格中①表示_______,②表示_______,其主要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此关联图发生在图甲中的B处,则上图空格中①表示_______,②表示_______;该地区综合整治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贫困人口最多的三个省(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甲中,C、D两处共同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产生的自然背景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图中,省是我国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土地荒漠化 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农牧业生产受损,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水土流失 破坏植被、轮荒 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

(3)云南省 贵州省 四川省 森林破坏 土壤侵蚀 生物多样性锐减

(4)土壤侵蚀 C暖温带半湿润黄淮海平原 D亚热带丘陵地区

(5)云南 自然原因是地形崎岖,自然灾害频繁,耕地面积小;社会经济原因是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此题主要考查贫困人口分布与生态环境脆弱区的关系。

(1)A处是我国内蒙古高原的东部,本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由于过度放牧、过度开垦造成的土地荒漠化。从关系图可知,①表示土地荒漠化,②表示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2)B为我国的黄土高原区,本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由于破坏植被、轮荒而造成的水土流失。

(3)读乙图可知,贫困人口最多的三个省(区)是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它们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森林破坏、土壤侵蚀、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4)C为暖温带半湿润黄淮海平原,D为亚热带丘陵地区,两地区由于不合理灌溉或降水较多,土壤侵蚀严重。

(5)读乙图可知,云南省是我国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自然原因主要有地形崎岖,自然灾害频发和耕地面积小;社会经济原因主要有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判断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书成,王爱重之。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斥出府。

  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畸,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趾令。勃往省,度海溺水,痔而卒,年二十九。

  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尤喜著书。初,祖通,隋末居白牛溪,教授门人甚众。尝起汉、魏尽晋作书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

  勃兄剧,弟助,皆第进士。

  剧,长寿中为凤阁舍人,寿春等五王出阁,有司具仪,忘载册文,群臣已在,乃悟其阙,宰相失色。剧召五吏执笔,分占其辞,粲然皆毕,人人嗟服。

  助字子功,七岁丧母哀号,邻里为泣。居父忧,毁骨立。服除,为监察御史裹行。

  初,勔、剧、勃皆著才名,故杜易简称“三珠树”,其后助、劫又以文显。劼蚤卒。福畸少子劝亦有文。福畸尝诧韩思彦,思彦戏曰:“武子有马癖,君有誉儿癖,王家癖何多邪?”使助出其文,思彦曰:“生子若是,可夸也。”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节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注]①繇:同“由”。②动:堂兄王勔。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指瑕》以其失——擿:指出

B.倚才藉,为僚吏共嫉——陵:欺侮

C.请遂成文,欢罢——极:非常

D.剧召五吏执笔,分其辞——占:口授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祥道表朝/苟全性命乱世

B.是交构/不出,火

C.长寿中凤阁舍人/如今人方刀俎

D.其后助、劼又文显/竭忠尽智,事其君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勃天资聪颖,通过自荐、引荐、对策,不到二十岁就被授予官职。

B.王氏兄弟学识超群,王福畴以此为荣,但也因儿子在官场受到牵连。

C.王勃把其祖父撰写的只传下目录而遗失了文章的《尚书》补充完整。

D.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因文章世称“四杰”,杨炯却不以为然。

4.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