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对应栏内。
【说明】
一个软件产品或软件项目的研制过程具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该生命周期要经历策划、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阶段,一般称该生命周期为软件开发生存周期或软件开发生命周期(SDLC)。把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划分为若干阶段,使得每个阶段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使规模大、结构和管理复杂的软件开发变得便于控制和管理。
【问题3】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维护阶段实际上是一个微型的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在维护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就是对稳定的管理。请问,此表述是否正确如果你认为不正确,请写出正确的表述。 |
参考答案:
解析:此表述是不正确的。 正确的表述应该是: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维护阶段实际上是一个微型的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在维护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变更的管理。试题五
[分析]: 本试题主要考核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3种模型的优缺点及其适合项目以及生命周期维护阶段的主要特点。 选择一个适当的软件生命周期对项目来说至关重要。在项目策划的初期,就应该确定项目所采用的软件生命周期,统筹规划项目的整体开发流程。一个组织通常能为多个客户生产软件,而客户的要求也是多样化的,一种软件生命周期往往不能适合所有的情况。常见的软件生命周期有瀑布模型、迭代模型和快速原型开发模型3种。 瀑布模型的优点是:强调开发的阶段;强调早期计划及需求调查;强调产品测试。 瀑布模型的缺点是:依赖于早期进行的需求调查,不能适应需求的变化,单一流程,开发中的经验教训不能反馈应用于本产品的过程;风险通常到开发后期才能显露,失去及早纠正的机会。 瀑布模型的适合项目:需求简单清楚,在项目初期就可以明确所有的需求;阶段审核和文档控制要求做好;不需要二次开发。 迭代模型的优点是:开发中的经验教训能及时反馈;信息反馈及时;销售工作有可能提前进行;采取早期预防措施,增加项目成功的机率。 迭代模型的缺点是:如果不加控制地让用户接触开发中尚未测试稳定的功能,可能对开发人员及用户都产生负面的影响 迭代模型的适合项目:事先不能完整定义产品的所有需求;计划多期开发。 快速原型开发模型的优点:直观、开发速度快。 快速原型开发模型的缺点:设计方面考虑不周全。 快速原型开发模型适合项目:需要很快给客户演示的产品。 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项目应包括哪些阶段,其次是这些阶段的顺序如何。一般的软件开发过程包括:需求分析(RA)、软件设计(SD)、编码(Coding)及单元测试(Unit Test)、集成及系统测试(Integration and System Test)、安装 (Install)、实施(Implementation)等阶段。 维护阶段实际上是一个微型的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包括:对缺隙或更改申请进行分析即需求分析(RA)、分析影响即软件设计(SD),实施变更即进行编程(Coding),然后进行测试(Test)、在维护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变更的管理。在软件开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软件不能继续适应用户的要求。要延续软件的使用寿命,就必须对软件进行维护。软件的维护包括纠错性维护和改进性维护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