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用如下装置可以完成一系列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若装置A中选用浓硫酸和亚硫酸钠固体制取SO2气体(根据需要可以加热),并通过装置B完成表中设计实验,请填写表中空白:

B中棉花的位置
所蘸试剂石蕊试液品红溶液淀粉和碘水混合液氢硫酸
现象____________褪色浅黄色
体现SO2的性质水溶液显酸性漂白性______氧化性
II.若装置A中选用浓硫酸和浓盐酸混合制取HCl气体,装置B中的四处棉花依次做了如下处理:①包有某固体物质、②蘸有KI溶液、③蘸有石蕊溶液、④蘸有浓NaOH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用浓硫酸和浓盐酸混合制取HCl气体时,有利于HCl气体逸出的原因(写出两点)_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后,观察到②处棉花变成棕黄色,则①处包有的某固体物质可能是______.

a.MnO2 b.KCl  c.KMnO4   d.Cu

写出②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在实验过程中,在③处能观察到______.

(4)反应较长时间后,②处的棕黄色褪去,产物之一为HIO3(强酸),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答案

Ⅰ.①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氢离子,所以显酸性,石蕊试液遇酸显红色.

②二氧化硫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③二氧化硫有还原性,碘单质有氧化性,二氧化硫和碘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淀粉和碘水混合液会褪色.

故答案为:变红;褪色;还原性.

II.(1)浓硫酸有吸水性,吸收浓盐酸中的水分而促进浓盐酸的挥发;浓硫酸稀释时放出热量,也促进浓盐酸的挥发.

故答案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稀释时放热. 

(2)反应开始后,观察到②处棉花变成棕黄色,说明有碘单质生成,所以①有氯气生成.

a.MnO2和浓盐酸反应必须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反应,故错误.

b.KCl和氯化氢不反应,故错误.

c.KMnO4 有强氧化性,氯化氢有还原性,所以氯化氢和高锰酸钾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氯气置换碘单质,故正确.

d.Cu和氯化氢不反应,故错误.

故选C.

氯气有强氧化性,能和碘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碘单质,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l2+2I-=I2+2Cl-

故答案为:C;Cl2+2I-=I2+2Cl-

(3)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次氯酸有漂白性,所以氯气通过蘸有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故答案为:先变红后褪色.

(4)氯气有强氧化性,碘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所以氯气和碘反应时,碘作还原剂,结合题意知,碘和氯气、水反应生成盐酸和碘酸,离子方程式为:5Cl2+I2+6H2O=2IO3-+10Cl-+12H+

故答案为:5Cl2+I2+6H2O=2IO3-+10Cl-+12H+

单项选择题
论述题

(16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前,物价上涨较快,通胀预期增强,这个问题涉及民生、关系全局、影响稳定。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充分发挥我国主要工业品总体供大于求、粮食库存充裕、外汇储备较多等有利条件,努力消除输入性、结构性通胀因素的不利影响,消化要素成本上涨压力,正确引导市场预期,坚决抑制价格上涨势头。

——摘自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二 2010年7月13日,国家发改委在官方网站上公布《关于市场价格异常波动时期价格违法行为处罚的特别规定》。按照该规定,在重要商品的市场价格出现异常波动,可能对人民群众生活和企业生产造成重大影响时,针对价格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将会大幅度提高。

(1)结合材料一、二,从政府的职能与责任角度,分析说明国家加强对价格违法行为处罚力度的原因。(6分)

材料三 “网络民意”成为2011年“两会”的一大亮点。新华网、人民网等在内的政府官方网站围绕两会议题,联合商业网站推出“有话问 * * ”、“两会建言”、“两会调查”、“网民提案”等五花八门的栏目,而网民对相关话题的讨论更是早已在各大论坛上“置顶”。

(2)政府实施“网络问政”有什么重要意义?(6分)

(3)根据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简要说明公民应怎样做到有序参与政治生活。(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