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简答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在北京街头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持续的雾霾,不只是北京的烦恼,大雾中,一条深褐色的巨大污染带斜穿国土,从北京、天津到石家庄,从郑州、南通到贵阳,74个重点监测城市近半数严重污染。雾霾模糊了人们的视线,但对于当下中国污染现状的反思却格外清晰起来。此次我国中东部多省遭遇十面“霾”伏,虽然与极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天气过程和气象条件有关,但根本上是长期以来粗放式发展所累积的恶果。雾霾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已经行不通,发展经济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重视起来,建设“美丽中国”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改善环境应从现在做起,从每个人做起。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在改善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公民所起的作用。(20分)

答案

①积极参与民主决策。通过多种途径,为改善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献计献策。②依法行使监督权。监督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推进改善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工作的深入开展。③自觉履行义务。树立公民环境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④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公民依法享有改善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权利,又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⑤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政治责任感,积极参与改善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管理。

题目分析:本题以近年波及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严重雾霾天气带给人们的警示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设问的主体要求是“公民”,公民在改善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中的作用,从政治生活角度来说,可以联系的知识点主要有公民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和途径(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最后要说明的是语言组织时注意答题时要结合材料。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