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图是“2008年三省(市)单位GDP能源消耗统计资料”(其中单位GDP能耗=能源消耗总量/GDP,单位GDP电耗=全社会耗电总量/GDP)。读图完成15~16题。

小题1:据图表数据信息判断                

A.北京的人均单位GDP能耗低于广东

B.广东的GDP总量低于北京

C.广东的人均单位GDP电耗低于北京

D.北京单位GDP能耗高于广东小题2:对于吉林和广东两项数据的比较结果,合理的解释是                        

A.广东单位GDP电耗高是因为广东人口多、工业总产值高

B.吉林单位GDP能耗高而电耗低,主要是常规能源充足而节省了电量

C.吉林单位GDP电耗较低,所以吉林更需要发展电力工业以满足经济需求

D.单位GDP电耗较低说明吉林比广东采取了更节省能源的生产工艺

答案

小题1:C

小题1:B

本题考查我国的能源问题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小题1:广东的人口比北京多.故广东的人均单位GDP电耗低于北京;

小题2:从图中可以看出吉林单位GDP能耗高而电耗低.主要是常规能源消耗多,电能消耗少。

综合题

新航路的开辟,开启了经济全球化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过程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材料二    有人这样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的状况: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送到自家门口;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他随身携带的金币可以在世界各个地方兑换成当地货币而通行无阻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针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初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依据材料三,分别归纳克林顿与卡斯特罗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对此,你有何看法?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