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开工1周后,建设单位要求将总工期缩短2周,故请监理单位帮助拟定一个合理赶工方案以便与施工单位洽商,请问如何调整计划才能既实现建设单位的要求又能使支付施工单位的赶工费最少说明步骤和理由。 2.建设单位依据调整后的方案与施工单位协商,并按此方案签订了补充协议,施工单位修改了施工总进度计划。在H、L工作施工前,建设单位通过设计单位通过400m的道路延长至600m。请问该道路延长后H、L工作的持续时间为多少周(设工程量按单位时间均值增加)对修改后的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工期是否有影响为什么 3.施工中由于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条件发生变化,导致I、J、K、N四项工作分别拖延1周,为确保工程按期完成,需支出赶工费。如果该项目投入使用后,每周净收益5.6万元,从建设单位角度出发,是让施工单位赶工合理还是延期完工合理为什么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1.步骤和理由: (1)按工作的正常持续时间确定关键线路 利用标号法确定关键线路为: 1-2-5-8-10-11或A-C-G-J-M (2)选择关键工作中增加的赶工费最小的一项工作进行第一次压缩,依表3-1可知,关键工作G的赶工费最小,压缩工作G,将工作G的持续时间缩短1天,此时要求总工期缩短了1天。 (3)再利用标号法确定关键线路仍为A-C-G-J-M。 (4)第二次压缩,选择关键工作中的赶工费次小的一项工作为M,压缩工作M,将工作M的持续时间缩短1天,此时要求总工期又缩短了1天。 所以,监理单位应对工作C和M各自缩短1天,既实现了建设单位的要求又能使支付施工单位的赶工费最少。 2.道路延长到600m时,工作H和I的持续时间是 工作H

工作L 对修改后的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工期无影响。 理由:用标号法确定道路延长到600m时的计算工期和关键线路可知,关键线路仍然是A-C -G-J-M,所以不影响修改后的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工期。 3.因拖延时间的工作中只有J工作处于关键线路上,因压缩其工期1天需支出赶工费2万元,小于5.6万元。 所以从建设单位角度出发,是让施工单位赶工合理。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问题。

蝉声

郭枫

  我爱听蝉,打从很小的时候起。

  夏来了,蝉声呼唤着绿阴,绿阴涨满了黄河两岸。

  黄河之水天上来,绿阴天上来,蝉儿们的鸣声天上来。多么丰富的夏,多么忙碌的夏!

  庄稼汉成群地像一阵风似的出发。然而,六月的北方,可没有风!风是蝉儿的鸣声,风是人的歌唱。风,是喜悦;吹起,自人们心中。

  麦天活动了,那些牛一样的汉子,收割的镰刀比着快,飞扬的山歌比着响。太阳,把兴奋搽在他们脸上,蝉声起劲地做着啦啦队。

  谁能忘记那一片蝉声呢?在太阳能把人烤焦的三伏天,看哪!那一树青条的老柳,垂挂着多少殷勤。赶着路的,做够了活儿的,来吧!到绿阴里来,到柳丝中来,到蝉声里来。这里有的是成缸的绿豆汤或大麦茶,别问是谁家的,你只管喝吧!喝着凉茶,听着蝉声。蝉声在枝头,弹声在心头——撒给你满身的清爽。

  谁能忘记那一片蝉声呢?日正当中,老牛在树下嚼沫,老人在树下打着盹,上半天忙累的人,用斗笠盖着脸,东倒一个,西歪一个,各自去寻梦。麦场上,暴晒着的新收的小麦,黄澄澄的,每一个颗粒都散放着希望的光彩。心房中,存放着祖传的敦厚,傻乎乎的,每一张脸,都流露着自得的颜色。那一片恬静,一片安详!谁都知道:啄食的小鸡知道,散步的小猫知道,连呆模呆样在一旁喘气的小花狗也知道。可是,谁也无法说得出来,谁也无法描画出来。只有蝉,才会高踞枝头,吟着赞美的诗篇。

  谁能忘记那一片蝉声呢?当小麦收割之后,高粱便连天地地扯起了“青纱帐”,青纱帐是孩子们的儿童乐园,他们的儿童乐园不要票,不要票却送给人大把大把的快乐。孩子们在青纱帐里追逐、打滚、采食甜甜的野甘蔗。从城里回来的“学生”,却不妨装模作样地去寻试去唱情歌,去骗那些天真的小姑娘,让她们瞪大圆圆的眼。热了,累了,跑向那古老的黄河,开始另一场战争,然后转移阵地,大伙呼啸着去进攻果林或瓜园,蹲在那种很原始的瓜棚下,随便地去享受瓜地甜美。一切都满足了,才班师回家。沿着高愉老柳的浓阴,一路追逐着蝉声;而蝉声,却又一路追逐着他们。

  那一片蝉声,真美。

  那一片蝉声是图画,那一片蝉声是音乐,画许多绿色的记忆,谱无数优美的灵魂。

  那蝉声也是我们生活的课本。

  读着蝉的歌唱,吮着泥土的乳汁,快乐而又痛苦地成长起来的人们,都喜爱那一片泥土的芳香,懂得蝉声中那种潇洒、低回、激越的感情,也学会了自由自在地生活,信仰着热切的人生。

  在黄河两岸:那些褪了色的城,那些灰黯黯的村落,那些泥土路,那些守信用的花朵……都像课本,都像蝉声,向我们述说同样的故事——生活,应该恬淡、勤恳和拙朴——而那无边的大平原,那浩浩荡荡的黄河,那飞扬着的黄沙,狂舞着的白雪,和突然而来突然而去的风暴,却又教给我们另一种榜样——人啊,应该活得爽快,死得坚强。

  那些把根扎在黄土里的人们,生与死,都有着绚丽的光彩。当抗日的战场,呼啸而去。那些倔强的女人,却擦干了眼泪,挺起腰杆,撑起家的担子。凡是以暴力加给我们的,我们要把暴力还给他们;凡是耀武扬威来的,我们要让他抱头鼠窜地回去。这是打不倒的族类。中国的希望不灭,人们的心中有火。——选自漓江出版社《99篇震撼心灵美文》

1、要想理清文章思路,你会抓住文中的哪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说说“那一片蝉声,真美。”自成一段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课文谈谈“蝉声”寄托了怎样的情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那蝉声也是我们生活的课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以“谁忘记那一片蝉声呢?”为中心句,另选一角度写一段话。(自由表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