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2002年1月中国进出口商品构成表 单位:亿美元
商品构成(按SITC分) 出 口 进 口
金额 增减% 金额 增减%
一、初级产品
0类 食品及活动物
1类 饮料及烟类
2类 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
3类 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
4类 动植物油、脂及蜡
二、工业制品
5类 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
6类 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
7类 机械及运输设备
8类 杂项制品
9类 未分类的商品
217.03
17.87
10.89
0.33
3.00
3.55
0.09
199.16
11.00
35.99
79.05
72.77
0.36
29.2
7.4
30.8
-34.2
7.7
-28.1
10.5
31.6
35.7
33.2
32.9
28.5
253.0
189.70
31.50
4.17
0.93
15.43
10.37
0.61
158.20
25.98
32.46
86.38
11.94
1.44
21.9
5.7
48.1
65.4
16.7
-18.3
17.8
25.7
28.1
25.6
23.7
34.5
43.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Ⅰ.饮料及烟类虽然进口的增幅最大,但所占进口金额的比例最小
Ⅱ.除未分类商品之外,出口商品增幅最高的前三类都是工业制品
Ⅲ.无论出口还是进口,都是工业制品的金额远远超过初级产品

A.Ⅰ
B.Ⅰ、Ⅱ
C.Ⅱ、Ⅲ
D.Ⅰ、Ⅱ、Ⅲ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从图表资料中,我们可以分析只有2和3说法正确。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1)2010年12月20日,甲公司向乙公司一次购进三台不同型号且具有不同生产能力的A设备、B设备和C设备,共支付价款4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680万元,包装费及运输费30万元,另支付A设备安装费18万元

B.C设备不需要安装,同时,支付购置合同签订、差旅费等相关费用2万元,全疗款项已由银行存款支付。

(2)2010年12月28日三台设备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三台设备的公允价值分别为2000万元、1800万元和1200万元。该公司按每台设备公允价值的比例对支付的价款进行分配,并分别确定其入账价值。

(3)三台设备预计的使用年限均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2%,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4)2011年3月份,支付A设备、B设备和C设备日常维修费用分别为1.2万元,0.5万元和0.3万元。

(5)2011年12月31日,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发现B设备实际运行效率和生产能力验证以完全达到预计的状况,存在减值迹象,其预计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为120万元,其他各项固定资产未发生减值迹象。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资料(1)(2),固定资产购置业务引起下列科目增减变动正确的是()

A.“银行存款”减少4050万元

B.“管理费用”增加2万元

C.“制造费用”增加2万元

D.“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增加68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