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着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了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拒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丸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手”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②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掌柜是决不责备的。而且掌柜见了孔乙己,也每每这样问他,引人发笑。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有一回对我说道,“你读过书么?”我略略点一点头。他说,“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地说道,“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我暗想我和掌拒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账;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的答他道,“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我念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1.选文首句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                                     ___   

2.作者为什么刻意写孔乙己那件破长衫?  

答:__________                                               ____   

3.孔乙己的性格充满了矛盾性,选文哪些描写可体现他性格的矛盾?具体分析是什么矛盾。  

答:_______                                                      ___   

4.选文中作者为什么不让孔乙己把四个“茴”字写完?  

答:________                                                    ___   

5.联系全文想想作者用一个什么字来伴随孔乙己一生?为什么用这个字?  

答:                                                                            

答案

1.照应上文两种酒客的介绍;点明孔乙己不伦不类的特殊身份,揭示其经济地位与思想意识的矛盾性;表现其贫困潦倒而又摆读书八架子的性格。  

2.因为“这件破长衫”舍不得脱掉,是他经济地位与思想意识矛盾的具体体现,也能深刻地揭示他懒惰死爱面子的性格。    

3.第一处是首句,揭示了经济地位与思想意识的矛盾;第二处是酒客嘲笑他的伤疤和偷东西,他不是不回答,就是睁大眼强辩,表现他想清白做人又不免偷窃;第三处是他说的“窃书不能算偷”等语言“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可看出他怕人嘲笑却又迂腐不堪,惹人发笑。

4.不让他写完,才能表现他在人们心目中地位极低,连小伙计都不理他,没给他写完的机会。如果让他写完,就成了小伙计对他的卖弄感兴趣了。  

5.“笑”字;用这个字一可以使孔乙己的悲剧更增悲凉意味;二是以乐境写哀境,使哀境更哀三是反映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他个人的悲剧,而是整个社会的悲剧。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B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