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主要地区 20世纪90年代中期
人口数(千人)
出生数 死亡数 移民数 总增长量
(年平均千人)
世界总量
发达地区
不发达地区
非洲
亚洲
欧洲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
北美洲
大洋洲
5978401
1185174
4793227
766623
3634279
728934
511345
307202
30018
129810
13224
116586
28115
77953
7493
11554
4172
527
52072
11951
40121
10331
27492
8248
3245
2528
227
1971
-1971
-287
-1207
950
-471
930
81
77738
3244
74493
17497
49254
195
7839
2574
381

此表主要是介绍世界主要地区20世纪90年代中期:

A.人口构成情况
B.人口数及出生率
C.人口数及增长情况
D.人口出生及死亡情况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图表中未涉及人口构成情况,因此排除A;B、D两项也较为片面,而表中最右端总增长量的数据是多种情况的总体反映,显而易见是较重要的一项,因此选C。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课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选段,回答下面题目。

(共11分)

  ①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②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6分钟之后,也可能在6个月之后,6年之后。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

  ③我对此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④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⑤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⑥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小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内容。(2分)

                                                                              

                                                                              

小题2:说一说文中画线句中“推敲”一词的语境义。(2分)

                                                                              

小题3:有人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请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作者是否同意这一观点,然后举一事例来证明作者的想法。(4分)

                                                                              

                                                                              

小题4: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尝试着用文中的观点分析池田菊苗发现味精的原因。(3分)

味精的发明,纯属一种偶然。1908年的一天,日本帝国大学的化学教授池田菊苗在品尝海带黄瓜片汤时,发现汤的味道特别鲜美。“也许海带里有奥妙。”职业敏感使他细细研究起海带来。半年后,池田菊苗教授从海带中成功提取出谷氨酸钠——味精的主要成分这一化学物质。

                                                                              

                                                                  

报关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