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对两次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影响,国内外史学界大体上有两种不同的评价。一种观点认为,两次工业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各领域的面貌,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文明程度和社会发展水平,具有史无前例的积极影响。另一种观点认为,由于工业社会具有高度的能动性,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都受到加速废弃的威胁;工业革命本质上是建立在利用不可再生的无生命能源这一基础上的,它的枯竭意味着人类将回复到农业活动水平上去,从而面临生活水平极大而痛苦的下降;工业革命的残余物正迅速地污染环境、妨碍生态平衡,甚至破坏人类的遗传;工业革命还带来人口爆炸,它一方面加速能源消耗、恶化生态环境,从而使社会发展停滞,另一方面会使地球生态更加失衡,导致灾难性的生态危机。

你对此问题持什么态度?试说明理由。

                                                                                                                                                                 

答案

提示:应全面分析。工业革命推动了人类的进步,也不可避免地产生负面影响,但推动人类进步是其主流。人类应克服其不利影响,趋利避害。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于天子。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后世有不善治者出焉,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三

以乏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

——王夫之《读通鉴论》

方且割万有,专己私,侈身臂,矜总持,不纵以权,不强其辅,则所以善役天下而救其祸者,荡然无所利赖。

——王夫之《黄书》

材料四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概括材料一中黄宗羲的主要观点。他认为君主的主要职责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