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l ~6题。 

小葱青青

  白的雪,青的葱,红红的是她的小手。她总是那么静静地站着。低着头,眼睛朝下看。扎两条小辫子,穿一身红底蓝花的棉袄、棉裤。一双黑布棉鞋羞涩地卧在白雪中。脸蛋儿红红的,那双小手也是红的。看不到那双眼。那眼睛一定很关、很清澈……   

  白白的雪轻轻地盖在小街和屋顶上,只有那小葱是青青的。 

  说不清什么时候起,这小集市里有了她。她的小葱总是那么嫩,那么青,像她自己一样。她从不吆喝,从不抬价。换了别人,这样的葱,一定会扯开嗓子吆喝出“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等诱人的词句。她极少说话,说,也是轻声细语的几个字,“要多少”“几斤几两”“几角几分”。只有在说话的时候,她才偶尔看对方一眼。啊,这眼睛真美!它不光清澈,还蕴涵一丝忧伤,但忧伤中分明显露出善良和期望。 

  小镇上的人都吃她的小葱。没有人跟她讨价还价,连老太太都如此。姑娘太小,那双手太小。她是集市上的小妹妹,大家都爱护她。菜主们常对镇上人说,俺的葱不如小妹妹的,买她的吧。镇上哪有恁好的葱?没有人一下子买好多。大家都知道,她的小葱天天都有,一年四季不断,价格也好。

  啊,天真冷。她把两只小手放在嘴边,用热气一哈。然后,给一位大姐姐称葱,帮大姐姐放在篮子里。她依然不说话,朝下看。地上的雪真白,只是没有太阳,要不,它会耀眼的。

  “小妹妹,给钱。”大姐姐把钱递给她。她轻轻地摇摇头。

  “为啥?”大姐姐一怔。“大姐姐,俺……”她抬起头来,目光在大姐姐的脸上扫视了一下,迅速地落在左胸那枚“吉阳镇中学”的校徽上,声音有些激动,也带有几多憧憬,“俺娘说,等过两年,弟弟初中毕业了,就让俺继续上学。”

  “……”

  “大姐姐,俺不要钱,俺知道你是老师,常来买葱,俺想求你帮俺看看本子,这是俺看弟弟的书做的作业。”说着,她迅速从菜篓底下拿出两个用塑料布包着的本子,递给老师。

  女教师接过本子,一下惊呆了。本子上工工整整地写着初中作业。她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小妹妹,多大啦?你是哪村的?”

  “俺今年15岁啦。住在杏树湾,俺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弟弟正上初中呢!”

  “爹娘呢?”

  “爹病了。两年前,爹从城里卖菜回来,跌到沟里,腿断了。娘在家里侍候爹,还管园子。爹好的时候,俺也上学哩!”

  女教师嘴唇动了几下,想说什么,但没有说出来,只是眼圈发红、发潮。她一下子将小妹妹搂在怀里,紧紧地握住那两只小手。冰凉的小手。她想把它们暖热,永远地热下去。

  “好妹妹,你到我班里来上学吧!”

  “不,俺不上,俺还要卖菜呢。俺上了,弟弟就上不成了。俺娘说……”

  太阳出来了。那雪更白,那葱更青。

  两年后,小妹妹考上了县师范。临走时,她给女教师送去一篮子葱。葱洗得真干净,扎得整整齐齐。多嫩的小葱呀!

  她俩没有说话,都哭了…… 

  啊,小葱青青……(文章有改动)

1.本文以__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叙述了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限18字以内)

2.本文从多方面对小姑娘进行细致描写,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小姑娘具有怎样的品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倒数第四段是___________描写,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句中小姑娘“忧伤”的原因是什么?她的“期望”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从见到女教师到考上县师范的两年间,小姑娘是怎样度过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学习本文,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体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小小青葱(或:小葱、青葱、小青葱、葱)      一个辍学女生(或:小姑娘、小妹妹)边卖菜(或:葱)边自学

2.小姑娘具有善良、淳朴(纯真)、好学、自强的品质。

3.景物(或:环境、自然环境)   突出表现小姑娘的淳朴与坚强。

4. 原因:为自己的辍学而忧伤,为家庭的不幸而忧伤。期望:能上学,家庭尽快摆脱不幸(爹能尽快好起来)

5.小姑娘一边卖菜(葱),一边在女教师的指导下自学。(或:小姑娘在女教师的资助下,终于回到学校上学。)

6.(示例)小姑娘自强不息的精神令我感动,相比之下,我们生活在物质条件优越的环境里,接受良好的教育,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努力学习,使自己学有所成。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表是历史学家何炳棣先生《中国古今土地数字的考释和评价》折算《汉书·地理志》:汉平帝原始2年(公元2年)的土地、人口数字。

西汉王朝疆土 汉亩 折合平方公里 西汉王朝人口 户数或人数
西汉帝国全部疆域 14513640500 6690700 总户数 1 2233062
非耕作土地 10252888900 4724600 人口总数 59594978
可垦未垦土地 3229094700 1488000 每户平均人数 4.87
已垦田地 827053600 381100
材料二: 魏国:户数103万,人口443万,兵员60万。 蜀国:户数28万,人口94万,兵员10.2万。 吴国:户数52.3万,人口230万,兵员23万。——根据《三国志》等史书推算 材料三: (田畴)率举宗族他附从数百人……入徐无山中,营深险平敞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百姓归之,数年间至五千余家。……畴乃为约束相杀伤、犯盗、诤讼之法,法重者至死,其次抵罪,二十余条。又制为婚姻嫁娶之礼,兴举学校讲授之业,班行其众,众皆便之,至道不拾遗。——《三国志·田畴传》 材料四: 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并非简单的随想之作,而是对十六国后期北方弘农、上洛一带一处坞壁的真实描写。记中人谓“先世避秦时乱”,所指实是苻氏前秦。东晋末年刘裕北伐关中,其幕僚戴祚随从,著《西征记》,其中提到桃源、桃林之类地名。《桃花源记》的题材,可能直接或间接源于戴祚等人的见闻。 ——转引陈寅恪先生《桃花源记旁证》观点 材料五: 下表是南北朝时期各国人口的数据。
南北朝 前燕 魏末 北齐 北周 灭北齐后的北周
统计人口(万人) 520 500 230 1000 2500 2000 700 2600
——根据《宋史》等有关史料
请回答:

材料三和材料四揭示的是一种什么现象,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中提到的“坞壁”具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