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设计条件]

某场地被分为如图6-2(a)所示A、B、C三个部分。A和B地块之间、B和C地块之间均有10%的坡度。

·场地内建筑后退道路红线、用地红线要求如下:

(1)临城市主干道处后退用地红线15m。

(2)临城市次干道处后退用地红线10m。

(3)东侧、南侧后退基地红线均5m。

(4)三块用地之间均各自后退界线10m。

·高度控制。

南北方向长度大于50m的用地,建筑高度不得高于35m,南北方向长度小于50m的用地,建筑高度不得高于25m。

·场地所在区域日照间距系数为1:1。

·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的规范。

[任务要求]

·用地红线范围内绘出拟建建筑的最大可建范围的剖面(用表示),并标注尺寸。

[题目]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

1.在平面中确定拟建建筑控制线(图6-2b)

(1)根据题目退界要求,距离临城市主干道的用地红线15m作辅助线。距离临城市次干道的用地红线10m做辅助线。基地东侧、南侧各后退用地红线5m作辅助线。

(2)三块用地之间均各自后退界线10m作辅助线。将辅助线连接起来,即为建筑控制线。

2.在1—1剖面中确定拟建建筑的可建范围

(1)参照步骤1,在1—1剖面中,根据题目退界要求作出相应的建筑控制线。

(2)依题可知,A地块南北方向长度为45m(<50m),则该地块建筑高度不得高于25m。B地块南北方向长度为651n(>50m),C地块南北方向长度为70m(>50m)。所以B和C地块建筑高度均不得高于35m。在1—1剖面上分别作出35m、25m高度控制线,与建筑控制线相交,如图6~2(c)所示。

(3)根据建筑日照条件确定拟建建筑高度。为满足日照间距要求,对建筑剖面进行切角处理。根据当地的日照间距系数计算可得:

D(C地块建筑与B地块建筑的日照间距)=H×L=(Hc+2m)×1.0=20m

Hc(C地块建筑高度)=20m/1.0-2m=18m

同理可得,HB=18m。

B、C地块建筑北侧高于18m的部分,均作45°切角处理,如图6-2(d)所示。

综上,将所有控制线连接起来,即为A、B、C地块拟建建筑的最大可建范围,按要求绘制斜线。

3.检查可建范围是否闭合,标注相关尺寸(图6-2e)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