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如图汽车通过轻质光滑的定滑轮,将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井中拉出,绳与汽车连接点距滑轮顶点高h,开始绳绷紧滑轮两侧的绳都竖直,汽车以v0向右匀速运动,运动到跟汽车连接的

细绳与水平夹角为30°,则(  )

A.从开始到绳与水平夹角为30°时,拉力做功mgh

B.从开始到绳与水平夹角为30°时,拉做功mgh+

3
8
mv02

C.在绳与水平夹角为30°时,拉力功率为

3
2
mgv0

D.在绳与水平夹角为30°时,绳对滑轮的作用力为

3mg

答案

A、B、将汽车的速度沿着平行绳子和垂直绳子方向正交分解,如图所示

货物速度为:v=v0cosθ,由于θ逐渐变小,故货物加速上升;

当θ=30°时,货物速度为

3
2
v0

当θ=90°时,货物速度为零;

根据功能关系,拉力的功等于货物机械能的增加量,故WF=△EP+△EK=mgh+

3
8
mv02,故A错误,B正确;

C、在绳与水平夹角为30°时,拉力的功率为:P=Fv,其中v=

3
2
v0,由于加速,拉力大于重力,故P
3
2
mgv0
,故C错误;

D、由于物体加速,绳子对货物的拉力大于重力,由于两端拉力相等,夹角为60°,故合力大于

3
mg,故D错误;

故选B.

改错题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11分)

材料一:日本人和中国人大不相同,他们已有能力使西方技术适应他们的需要,有能力建立一支有效的军事力量。在达到其他东方国家当时所不能达到的水平之后,日本这时便迫使朝鲜接受一些内容不十分明确的要求,而中国也声称对朝鲜拥有宗主权。两支军队发生冲突,l894年8月,中日双方正式宣战。中国军队又轻易被击溃,l895年4月,北京被迫接受了《马关条约》。条约的条款要求中国赔款,承认朝鲜独立,割让一些领土给日本。日本人的战争给中国的傲慢和自满以毁灭性的打击。这个大帝国在受轻视的、配备以现代战争武器的邻国面前显得十分无能。

材料二:1870年,英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31.8%,德国仅占l3.2%。但到1914年时,英国工业产量所占的比例却已下降到14%,而德国的产量则略微上升到l4.3%,稍大于英国所占的比例。1871年德国要求建立一个与其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相称的帝国,把目标对准了葡萄牙、荷兰和比利时这样一些小国的富裕的殖民地,并坚决认为德国还必须拥有“显要的地位”。但是德国人发现,他们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地区都受到了英国辽阔的殖民地的阻挡;他们痛骂英国人是站着茅坑不拉屎的自私鬼。

材料三:2014年3月8目,外交部长王毅谈中日关系时强调“2014不是l914,2014更不是l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来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来作榜样。”

(1)材料一、材料二中双方的矛盾最终导致的战争分别是什么?(2分)

(2)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中日本能够战胜当时的中国的原因有哪些?(2分)这次战争的结果对中国产生的恶劣影响是什么?(2分)

(3)综合上述材料一、二,日本与德国极力扩张共同目的是什么?(2分)

(4)“2014不是l914,2014更不是1894”,我国发出这一强音彰显了中国捍卫主权的决心和勇气。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中国发出这一强音的“底气”是什么?(3分)

单项选择题 B1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