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精段精析:

  下午,这个人发现了一些痕迹。那是另外一个人留下的,他不是走,而是爬的。他认为可能是比尔,不过他只是漠不关心地想想罢了。他并没有什么好奇心。事实上,他早已失去了兴致和热情。他已经不再感到痛苦了。他的胃和神经都睡着了。但是内在的生命却逼着他前进。他非常疲倦,然而他的生命绝不肯死,正因为为生命不肯死,他才仍然要吃沼泽中的浆果和鲦鱼,喝热水,一直提防着那只病狼。

  他顺着那个挣扎前进的人所留下的痕迹向前走去,不久就走到了尽头——潮湿的苔藓上摊着几根才啃光的骨头,附近还有许多狼的脚印。他发现了一个跟自己的那个一模一样的厚实的鹿皮口袋,但已经给尖利的牙齿咬破了。他那无力的手已经拿不动这样沉重的袋子了,可是他到底把它提起来了。比尔至死都带着它。哈哈!他可以嘲笑比尔了。他可以活下去,把它带到光辉的海洋里那条船上。他的笑声粗厉可怕,跟乌鸦的怪叫一样,而那条病狼也随着他,一阵阵地惨嚎。突然间,他不笑了。如果这真是比尔的骸骨,他怎么能嘲笑比尔呢?如果这些有红有白,被啃得精光的骨头,真是比尔的话?

  他转身走开了。不错,比尔抛弃了他;但是他不愿意拿走那袋金子,也不愿吮吸比尔的骨头。不过,如果事情掉个头的话,比尔也许会做得出来的,他一面摇摇晃晃地前进,一面暗暗想着这些情形。

1.根据选文有关内容,你能设想他与比尔之间曾经发生了什么事吗?用自己的话概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然而他的生命却不愿死去”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哈哈!他可以嘲笑比尔了。”为什么他可以嘲笑比尔?(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怎么能嘲笑比尔呢?”

(1)这一句是________句,改成陈述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应怎样理解这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错,比尔抛弃了他;但是他不愿意拿走那袋金子,也不愿意吮吸比尔的骨头。不过,如果事情掉个头的话,比尔也许会做得出来的。”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比尔没有抛弃他,你觉得他们能走出困境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他和比尔一起去西部淘金,在返途中陷入困境,而他又受伤了。比尔不愿被他拖累,同时为了独吞金子,就抛下他独自走了。  

2.在面临绝境时,他的求生本能使他不轻言放弃,这表现了他对生命的执着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

3.比尔至死都带着它。他可以活下去,把它带到光辉的海洋里那条船上。    

4.(1)反问;他不能嘲笑比尔;(2)因为他也可能步比尔的后尘,遭受同样的厄运。同时,他仍然坚守着做人的道德良知。虽然朋友比尔曾卑鄙地把他抛弃,但他不会幸灾乐祸,人之为人的价值就显示在这里。  

5.对比;用比尔的贪婪自私卑劣衬托出他精神的可贵,身处困境依然保持做人的道德良知。

6.“略”。

填空题
问答题

某年2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买卖合同,根据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一批建筑材料,价款为600万元,由甲公司向乙公司支付定金125万元,在2月25日之前交付,并且约定由某建筑公司于3月2日向甲公司交货,甲公司在验货合格后的次日以商业承兑汇票方式结算。

2月20日,甲公司如约支付了定金。3月2日,由于建筑材料价格上涨,建筑公司没有按期向A公司交货,经过协商,建筑公司于3月18日向甲公司交付了货物,甲公司当天验收,质量符合合同标准,于3月19日开出面值600万元,5个月到期的商业汇票,A保证人为甲公司保证,并在票据正面注明保证字样和保证人签章。乙收到票据后按期向承兑人提示承兑,并于6月9日将该票据背书转让给丙公司,丙公司又背书转让给丁公司。丁公司于8月22日向承兑人提示付款,由此牵涉出以下问题:

(1) 甲公司认为票据未记载付款地和出票地,记载事项不完整,拒绝付款;承兑人认为持票人未按规定期限提示付款,拒绝付款。

(2) 丁公司向丙公司索要票据款项,丙公司认为票据背书时未注明背书日期,背书行为无效,拒绝承担责任。

(3) 丁要求乙付款,乙认为按照债务人的顺序,应先由丙付款,丁不能对其直接要求付款,因此拒绝付款。

(4) 丁要求A担保人代为付款,A同意付款。

结合以上资料,根据《合同法》、《票据法》的有关规定,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丁要求丙、乙、A代为付款,属于行使什么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