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题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李密《陈情表》)
小题2: ,受物之汶汶者乎。(《楚辞·渔父》)
小题3:风之积也不厚, 。(庄子《逍遥游》)
小题4:夫如是,故远人不服, 。既来之,则安之。(《为政以德》)
小题5: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 。(《克己复礼》)
小题6: ,任重而道远。(《君子之风》)
小题7:君子不以言举人, 。(《周而不比》)
小题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则不复也。(《诲人不倦》)
小题9: ,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高山仰止》)
小题10: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 。”(《高山仰止》)
小题1: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小题2:安能以身之察察
小题3: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小题4:则修文德以来之
小题5:无所苟而已矣
小题6:士不可以不弘毅
小题7:不以人废言
小题8: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小题9:仰之弥高
小题10:割鸡焉用牛刀
题目分析:本题默写的量比较大,但难度不大除了个别字外,应没有多大障碍。要注意几个因形似而易错的字,如“己”“隅”,同时还要注意几个因同他字音同或音近而易出错的字,如“僮”“弘”“反”等字。另外,平时常说“杀鸡焉用牛刀”,而这里要默写的是“割鸡焉用牛刀”,要注意。
点评:注意名句的出处。中国古代名句在流传的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名句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又有了新的说法,个别字词在书写上也不相同了。因此,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对课内的名句,字句的书写以课本为依据。对课外的名句,识记时,要留心名句的出处。如本题中的“割鸡焉用牛刀”,就不能写成平时常说“杀鸡焉用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