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释词翻译题:阅读古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并将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本题12分)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南平教谕。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瑞曰:“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无供张。今其行盛装,必非胡公子。”橐金数千,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

将文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

参考答案:翻译 (1)海瑞穿布袍,吃粗粮,命老仆人种植蔬菜,供自家食用。 (2 )过去胡公巡查部属,下令他经过的地方不要备办陈设器物接待[或“不要铺张接待”]。

综合题

(24分)法国大革命及其影响时时引人深思,阅读材料并试着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788年贵族代表们向路易十六呈交“陈情书” :刑罚对一切人平等;保障财产不受侵犯;宗教自由,出版自由,扩大教育;废除旧制度中第三等级被迫服从的侮辱形式,例如下跪。

1789年7月14日, “30多人在这一场不幸中丢下妻子儿女,这些家属亟待救济。”巴士底狱陷落,大革命开始。1789年《 * * 宣言》颁布,《1791年宪法》,1792路易十六被处死,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3年末,几乎全法国的教堂都被关闭或改成了“理性庙”;行政命令各色人等一律以“公民”相称;激进的妇女在菜市、路口巡视,强迫其他妇女一律穿长裤、戴红帽……革命者陷入到一种“民主的专制”的泥潭。

法国大革命的每一个阶段中充满了各种观点、派别的尖锐对立,在不同的阶段上又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切换…但无论如何都不能抹杀它在历史舞台上具有普适性的意义

----柏克《法国革命论》

材料二:大革命的结局,显然是对这种“要平等不要自由”的革命模式的一种嘲讽。革命者陷入到一种“民主的专制”的泥潭,“只承认人民,没有其他贵族,除了贵族公务员;只有一个惟一的、拥有无限权力的政府,由它领导国家,保护个人”——国民作为一个整体拥有名义上的一切主权权利;而单一的国民却仍然没有摆脱被政府奴役的命运。最后,大革命偃旗息鼓,拿破仑的专制独裁从天而降,心灰意懒、精疲力竭的法国人也就此满足于在“一个主子下平等地生活” -------“人们平时所热爱的自由,其实只出于对主子的痛恨”——当大革命摧枯拉朽般把旧王朝推翻,“主子”不再存在,“自由”也就被革命者抛弃了。所以,托克维尔留下了这样一句告诫:“谁在自由中寻求自由本身以外的其他东西,谁就只配受奴役。”。

------《旧制度与大革命》

问题:(1)为何法国贵族会写出这样的“陈情表”(4分)

(2)你是如何理解“革命者陷入到一种‘民主的专制’的泥潭”?(6分)

(3)根据材料,你对从旧制度中孕育并产生的法国大革命如何评价? “民主的专制”并非法国独有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谁在自由中寻求自由本身以外的其他东西,谁就只配受奴役”认识?(14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