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只要信客一回村,他家里总是人头济济。多数都不是来收发信、物的,只是来看个热闹,看看各家的出门人出息如何,带来了什么稀罕物品。农民的眼光里,有羡慕,有嫉妒;比较得多了,也有轻蔑,有嘲笑。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们的打分,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

  终于有妇女来给信客说悄悄话:“关照他,往后带东西几次并一次,不要鸡零狗碎的。”“你给他说说,那些货色不能在上海存存?我一个女人家,来强盗来贼怎么办……”信客沉稳地点点头,他看得太多,对这一切全能理解。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1.第一自然段中,乡民们“羡慕”、“嫉妒”的是什么?“轻蔑”、“嘲笑”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是怎样理解划线句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寓意丰富,感情深沉,试进行品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选段来看,你对“信客”这一职业了解了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乡民们从未见过的“稀罕”物品;乡民们见多了不以为奇的物品。

2.(1)这些眼神中透露出旧中国农民对本乡外出谋生者是否有“出息”的评价。

      (2)长期居住在封闭的农村的乡民们试图从这些物品中对遥远的城市有些了解。

3.繁华多变的都市生活冲击着居住在落后农村的乡民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信客对这一切感受最为迅速,最为真切,也最为深刻。作者在句中流露出了对旧中国农村的封闭、落后与农民生活贫穷的慨叹和对信客沟通乡村与城市,深察世故人情的赞美。

4.诚信无私、任劳任怨、待人宽容、洁身自好、恪尽职守、善良厚道。

名词解释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