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Ⅰ.将氯水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现象是____________;将H2SO4(aq)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现象是____________;将浓H2SO4滴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上,现象是____________。

Ⅱ.设计实验:只用BaCl2溶液作试剂鉴别Na2SO3溶液和H2SO4稀溶液。要求:只写出实验方法、现象和结论。

答案

Ⅰ.先变红后褪色 变红色 先变红后变黑

Ⅱ.取Na2SO3溶液、H2SO4溶液各2 mL盛于标记为A、B的两支试管中(注意:Na2SO3、H2SO4与A、B之间尚无明确的对应关系)。

向A、B中都滴加BaCl2溶液,直至不再产生白色沉淀为止。静置A、B中的混合物,使上层液体澄清。

用胶头滴管小心吸取A中上层清液滴入B中,观察现象。

若B中沉淀溶解且有气泡逸出,则B中的原溶液为Na2SO3溶液,A中的原溶液是H2SO4溶液;若B中无明显现象,则B中的原溶液为H2SO4溶液,A中的原溶液为Na2SO3溶液。

Ⅰ.氯水有酸性和强氧化性,所以使蓝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H2SO3(aq)有酸性,所以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H2SO3(aq)虽有漂白作用,但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故只变红不褪色。浓H2SO4溶于水电离出H+,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浓H2SO4又有脱水性,所以后来试纸炭化变黑色。

Ⅱ.BaCl2与Na2SO3、H2SO4分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aCl2+Na2SO3====BaSO3↓+2NaCl

BaCl2+H2SO4====BaSO4↓+2HCl

反应现象及产物的化学性质有共同点:都产生白色沉淀。

不同点是:NaCl使溶液呈中性,HCl使溶液显酸性;BaSO3溶于酸,BaSO4不溶于酸。可利用反应后的溶液将二者区分开来:HCl(aq)加到BaSO3沉淀中的现象跟NaCl(aq)加到BaSO4沉淀中的现象完全不同。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在历法王国里,谁也没有我伟大,我就是历法之魁,通行全世界的公历。我的全名叫格里高利历,人们却喜欢叫我的小名:阳历,因为我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制定的。
我的父亲是儒略历,他也不愧为一代天骄。公元前古罗马人的历法一年有365天,可每两年就需增加22或23天,因此日期常常变换,老百姓经常弄不清日期。公元前46年,罗马统帅儒略·恺撒决定让我父亲掌管历法。父亲行使的权力主要有:一年分为12个月,单月31天,双月30天,唯有2月是29天。因为在罗马,2月是行刑期,人们认为2月是个不吉祥之月,不能过得太长,所以从2月中减去一天,这样也符合当时测得地球公转1周的时间。
父亲上任不久,儒略·恺撒死了,他的侄子奥古斯都当上了罗马帝国的第一任皇帝。他征服埃及和结束国内战争是在8月,为了炫耀自己,奥古斯都给父亲动了个小手术:用自己的名字“August”作为8月的名称。他还嫌8月是小月,就从2月中抽出一天,加在8月上。又打乱8月后面大小月的顺序,因而,大月变小月,小月变大月。他的手术很成功,一直到现在还是1、3、5、7、8、10、12为大月,2、4、6、9、11为小月。
父亲掌管历法一千多年,虽然工作认真、负责,但是由于过于年迈迂腐,跟不上科学技术的发展,到1582年,所显示的日期和实际的日期已经相差了10天。这样,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提出,让我接父亲的班。我上班后立即决定把这年的10月5日改为10月15日,纠正了父亲的误差。为了使自己更完善,我还规定每400年中取消3个闰日。这样平均年长为365.2425日,比太阳年的实际长度365.24219日仅差26秒,从此,我就登上了历法至尊的宝座。
我的优点很多,一上任就被当时的天主教国家,如罗马、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重用,中国一直到1912年才把我引进。

下列关于历法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略历一年分12个月,单月31天,双月30天,2月29天

B.奥古斯都改订后的儒略历规定1、3、5、7、8、10、12月为大月,2、4、6、9、11为小月,2月28天

C.公历在奥古斯都改订后的儒略历的基础上加10天

D.公历在奥古斯都改订后的儒略历的基础上规定每400年中取消三个闰日,年平均长度为365.24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