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不定项选择

(2008年四川)

“在中国法的发展历史上,追求’民族化’显然是一个主线,形成了’尚古主义’取向的具有保守性格的中华法系。只是到了清末出现一批主张借鉴西方法律制度的学者和政治家如沈家本之后,法的民族化受到部分冲击。西方近代以后两大法系基本形成,两大法系的发达程度之高已被国际公认,其原因不得不归结为法的民族化与国际化的协调一致。”基于这段引文,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无论中华法系还是西方的两大法系都包含各自的法律文化

B.中华法系具有保守性格,追求“民族化”,与其他法系的文化之间没有形成交流与融合

C.西方的两大法系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实现了与国际化的协调一致,但与中华法系相比,却又失去了“民族化”特色

D.沈家本是倾向于法律移植的法学家

答案

参考答案:A,D

解析:中华法系是世界五大法系之一,其他四个分别是: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伊斯兰法系和印度法系,其中印度法系和中华法系都已经解体,现存的共三大法系。中华法系在历史上不但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而且对古代日本、朝鲜和越南的法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无论中华法系还是西方的两大法系都包含各自的法律文化。因此,A项说法正确。   选项B,清末法律改革,不能说中华法系与其他法系的文化之间没有形成交流与融合。   选项C,本题只是说民族化受到冲击,并没有说失去“民族化”特色。   选项D,沈家本主张借鉴西方法律制度,说明其观点中包含法律移植的意思。法律移植讲的就是引进、吸收、采纳、摄取、同化外国法,使之成为本国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本国所用。因此,D项说法正确。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