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真题试题】(2005年案例分析第79~82题) 李某l999年起担任某国有公司的董事长。该公司生产的压力锅供不应求,为增加产量,李某一方面 向自己妻子担任厂长的某集体企业大量采购不合格的原材料;另一方面召开董事会,决定降低产品标准。 结果该公司生产出大量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劣质产品,销售金额达300余万元,但最后均遭退货,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2001年3月,李某得知其朋友吴某从境外走私原油缺少资金,在与吴某商量后,未经集体研究,擅自将公司的200万元借给吴某。吴某2个月后将款归还。在走私原油的过程中,吴某暴力抗拒缉私人员的检查,给缉私人员造成轻微伤害。请分析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真题试题】(2005年案例分析第82题)以下关于吴某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B.构成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罪

C.应实行数罪并罚

D.不应实行数罪并罚

答案

参考答案:A,B,C

解析: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走私罪与妨害公务罪牵连时的处罚原则。我国《刑法》第157条第2款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以走私罪和本法第277条规定的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罪,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昊某在走私过程中使用暴力造成缉私人员轻微伤。根据我国《刑法》第157条第2款的规定,对吴某应当依照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和妨害公务罪实行数罪并罚。实际上,以暴力、威胁的方法抗拒缉私,其抗拒缉私与走私之间是一种手段和目的的牵连关系,属于牵连犯。在我国《刑法》中,对牵连犯一般采取的是从一重罪处罚,但是法律规定采取数罪并罚的,则实行数罪并罚。对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牵连,法律专门规定了实行数罪并罚。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问答题

审稿题:

审读短稿,按照审稿的基本要求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或缺漏。

出版资源是出版产品形成过程中必须加以开发、利用的各种社会资源,包括人才资源、信息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而前二者在出版业中更有自己的特色。出版业的人才资源由出版从业人员构成。出版业的信息资源由出版物的精神文化内容、全社会的文化积累、出版单位和出版物的品牌信息、市场的文化需求信息等构成。

开发、利用出版信息资源有多种途径。例如:及时把握社会的进步动态,提出新的出版物选题。对已有出版物中的信息重新进行整理、加工、组合、编排,使本来集中的信息变成分散的信息,使单一的信息变成综合的信息,从而促进信息资源的扩大和增值。开发出版单位和名书、名人的品牌资源,并以广泛持续的、实事求是的宣传为基础,以出版物的特色和高质量为辅助,不断扩大品牌的影响。

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该是多元和深层次的。多元和深层次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形成高质量的、富有特色的精品出版物。信息资源不会因为使用而衰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也不会发生变化。

就像印刷术和纸张的先后发明推动了传统印刷型出版物的发展一样,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也推动了数字出版这种新型出版形态的不断发展。在数字化时代,对已有的信息资源实现数字化管理是维护、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重要手段。利用数字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将出版单位积累的精神文化内容重新进行整理、归置、存储并动态更新。有了数字化的信息资源,就可以按照数字化技术的功能特点,策划、设计出在内容实质和表现形式等方面焕然一新的数字出版产品。

数字出版的产品有数字图书、数字报刊、数字杂志、数字音像制品、网络数据库出版物、网络原创文学、网络游戏、博客和微博等。与传统出版物相比,数字出版产品具有物理空间利用率高、无需复制、版本更新和发行快速便捷、方便消费者全面把握知识信息、互动性强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