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默写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6题)(6分)

小题1: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小题2: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小题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____________________。(《寡人之于国也》)

小题4:_______________,眄庭柯以怡颜。(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小题5: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____________,青雀黄龙之舳。(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6: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小题7:________________,小弦切切如私语。(白居易《琵琶行》)

小题8:遥岑远目,献愁供恨,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答案

小题1:瀚海阑干百丈冰

小题2:玉盘珍羞直万钱

小题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小题4:引壶觞以自酌

小题5:舸舰弥津

小题6:渺沧海之一粟

小题7: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题8:玉簪螺髻

题目分析:句中有任何错误则该句不得分。注意如果有通假字也必须依照原文,如“涂、莩、值”等。任选六句,如果八句全写,阅卷时以前六句为准,所以如果在前六句中有记不清的,就空着。

实验题

如图所示是小明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铜块和木块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在实验前,小明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一: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1)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             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这样做的依据是:__________。

(2)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                               

(3)图乙、丙中铜块和木块叠在一起的目的是使              相同,比较乙、丙两图可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有关。

(4)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是否有关”,小明将木块和铜块做为一个整体竖着放置在长木板上,如丁图,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并与乙比较。你认为他的探究方案中存在的主要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全班交流环节中,小明为探究猜想二,又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铜块和木块的重力大小分别为

②如图A和B所示,将铜块和木块都平放在长木板上测出滑动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③比较的大小关系,获得结论。(提示:此时物块对木板的压力大小即为重力大小。)

老师肯定了小明的方案,因为:

(Ⅰ)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即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快慢;同样道理,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比值即___________下的滑动摩擦力,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

(Ⅱ)我们学过的利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还有___________。

(6)在全班交流环节中,同班的小华在实验中还发现:在物体还没有被拉动的情况下,弹簧测力计仍然有示数,且示数逐渐增大,直到拉动物体为止。就小华观察到的现象,请你提出一个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空2分)

(7)课后,班级创新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出如图所示的装置测滑动摩擦力,桌面上的滑块A通过轻绳绕过滑轮,绳的另一端悬挂一只一次性塑料杯子。测量时,向塑料杯中加适量水(当需加少量水时可改用胶头滴管),使滑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将一次性杯中的水全部倒入量杯中,读出量杯中水的体积250ml,则滑块A受到的摩擦力f=_____N;实验中选择一次性塑料杯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与课本中的装置比较后,请具体指出利用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空2分)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