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要优先发展,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坚持立德树人,教育问题人人关注。2013年“两会”期间,人民网开设了“2013教育圆桌”专栏,不少网站也开设了有关教育的专栏,公众就收费、教育不公平、虐童事件、畸形奥数热、贫困学生上大学难等问题参与讨论,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部分公众的观点还成为政府决策的依据。
(1)为防止个别学校乱收费现象发生,群众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进行监督?(8分)
(2)如果你所在的地教育主管部门准备举行一次关于“教育收费”的听证会,你认为应该邀请哪些对象参加。以保证听证会能够反映不同方面的声音?(4分)
(3)假如你所在的班级准备针对教育公平问题举办一次模拟听证会,请你提出活动步骤。(5分)
(1)①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行使监督权,给有关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向有关人员当面提出意见、批评、建议;②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实行民主监督,将自己的意见、批评、建议反映给人大代表,形成议案,上传到国家权力机关;③通过舆论监督制度行使监督权,依法在新闻媒体上公开发表意见;④参加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等新的民主监督形式。
(2)①教育局的工作人员;②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③来自不同阶层的学生家长;④学校校长或教师
(3)①确定听证会主题;②将全班同学分成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③各小组分别准备材料;④模拟听证会程序,各小组推荐代表陈述观点;⑤听证会主持人总结。
题目分析:(1)考查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渠道,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与再现能力的考查,试题相对简单,直接依据课本知识,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有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还有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网上评议政府等新形式、新方法。组织答案围绕着这四种合法渠道,适度开展即可,需要注意的是不可以把监督听证会等新形式、新方法漏掉了,做到全面。
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主管部门准备举行一次关于“教育收费”的听证会,并要求听证会能够反映不同方面的声音。我们可以从收费的主体(学校、教师)、收费的对象(家长、学生)、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育局)、对教育工作具有协调和监督责任的单位以及个人(人大代表、政协文员、新闻媒体)等角度回答,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首先我们要明确听证会的程序,并按如下步骤进行即可。确定听证会主题(班委、老师商量)——收集主题相关材料(形成小组,分工合作)——制作PPT等文件—--确定角色扮演者—-确定角色问题,准备角色材料-—会议记录(活动中)—-群众提问环节—-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