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1842年,它见证了英国侵略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以后,在南京又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三例发生于南京的重要事件并说明其影响。

                                                                          

答案

(1)1852年,太平天国攻占南京,并将南京改名为天京,定做都城,正式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农民 * * ;

(2)1911年12月,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1927年4月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政府;

(4)1937年12月,日军在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杀害我国同胞30多万人;(5)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历时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亡。

问答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瑯琊秦巨伯,年六十,尝夜行饮酒,道经蓬山庙。忽见其两孙迎之,扶持百余步,便捉伯颈著地,骂:“老奴,汝某日捶我,我今当杀汝。”伯思惟某时信捶此孙。伯乃佯死,乃置伯去。伯归家,欲治两孙。两孙惊惋,叩头言:“为子孙,宁可有此?恐是鬼魅,乞更试之。”伯意悟。

  数日,乃诈醉,行此庙间。复见两孙来,扶持伯。伯乃急持,鬼动作不得。达家,乃是两人也。伯著火炙之,腹背俱焦坼。出著庭中,夜皆亡去。伯恨不得杀之。

  后月余,又佯酒醉夜行,怀刃以去,家不知也。极夜不还。其孙恐又为此鬼所困,乃俱往迎伯,伯竟刺杀之。(选自《六朝志怪小说选译》)

1.下列句中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伯思惟某时捶此孙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

B.著庭中 则无敌国外患

C.持百余步 出郭相

D.夜皆去 河曲智叟以应

2.下列句中加粗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怀刃去 手自笔录,计日

B.其孙恐又此鬼所困 公输盘我为云梯,必取宋

C.伯佯死 见渔人,大惊

D.伯恨不得杀之 而不能通其意

3.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为子孙,宁可有此?恐是鬼魅,乞更试之。(我们做子孙的,难道能这样做吗?恐怕是鬼魅作怪,求你再去试试看。)

B.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能在公共场所指责、讽刺我的过错,并让我听到的人,受下等的赏赐。)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因为外物的好坏或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就担忧他的君王。)

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况且和普通的马等同都不能得到,又怎么能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巨伯的孙子虽挨过爷爷的打,但并没有因此而怀恨,反而在深夜出去迎接他,可见他们是很懂事的孩子。

B.秦巨伯曾经识破鬼的骗术,并捉住它们把它们放在火上烤得腹背俱焦,但最终还是误杀了两孙子。

C.选文中鬼共三次假扮秦巨伯的孙子,因为秦巨伯好酒常醉,共有两次被鬼所骗。

D.这篇文章说的是人妖易混,若辨别不清,就会干出错杀无辜,放纵鬼魅的事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