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28分)材料一:中 * * 党建党93年、执政65年来,多次修改党的群众路线在 * * 中的表述,及时把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成果体现在 * * 内。

1945年,七大第一次在 * * 中系统阐述群众路线问题添加了“为人民群众服务,巩固党与群众关系,理解并及时反映人民群众需要,向人民群众解释党的政策”。
1956年,八大第一次出现了“群众路线”的提法在原“为人民服务”的基础上,增添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1982年,十二大 首次在 * * 中加写“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1992年,十四大第一次系统完整的反映在 * * 中提出“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
材料二:2013年下半年,某省政府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创造性地开展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通过委托近8000名驻村干部向重点帮扶2571个村的“两委”班子成员和农民群众问计求策,虚心向群众问计、诚心听群众评议、真心为群众解难。

(1)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一,阐释中 * * 党的群众路线是怎样发展的。(12分)

(2)结合材料二,从公民政治参与的角度,谈谈该省坚持群众路线开展工作的依据。(12分)

(3)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简要说明党多次修改群众路线的原因(4分)

答案

(1)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中 * * 党根据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际,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实现党的群众路线的发展。(3分) 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把握规律。中 * * 党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遵循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而推动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发展。(3分)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中 * * 党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有不同特点,对群众路线不断增添新的内容,从而推动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发展。(3分)④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在实践的基础上追求和发展真理,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中 * * 党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不断探索新思路,推动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发展。(3分)

(2)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该省坚持群众路线开展工作有利于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增强人民的主人翁意识。(4分) 

②参与民主决策是公民的民主权利。该省坚持群众路线开展工作,有利于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扩大公民的有序参与,提高公民政治参与能力,这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4分)

③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该省坚持群众路线开展工作,向农民群众问计求策,有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4分)

(若答出“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也可酌情给分,但该小题总分不超过12分)

(3)发展的观点;辩证否定;创新等观点。(原理完整,适度拓展)

题目分析:(1)作答时注意本题的答题范围为“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范围非常明确,关键是认真研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归纳、总结材料的能力。主要从以下角度组织答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把握规律。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结合相关材料分析即可。

(2)作答时注意本题的答题范围为公民政治参与,范围非常明确,较为简单。可以从以下角度组织答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参与民主决策是公民的民主权利。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结合相关材料分析即可。

(3)作答时注意是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较为简单。主要涉及发展的观点;辩证否定;创新等观点。只要相关原理完整,并结合相关材料适度拓展即可。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