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一)  背景资料  某机电安装公司具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装资格,通过招投标承接一高层建筑机电安装工程,工程内容包括给水排水系统、电气系统、通风空调系统和一座氨制冷站。项目部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和《氨气泄露应急预案》。《施工组织设计》中,针对重80t、安装在标高为20m的冷水机组,制订了租赁一台300t履带式起重机吊装就位的方案。《氨气泄露紧急预案》中规定了危险物质信息及对紧急状态的识别、可依托的如消防和医院等社会力量的救援程序、内部和外部信息交流的方式和程序等。  在工程施工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1:出租单位将运至施工现场的300t履带式起重机安装完毕后,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立即进行吊装,因为未提供相关资料被监理工程师指令停止吊装。  事件2:对工作压力为1.6MPa氨制冷管道和金属容器进行检查时,发现容器外壳有深4mm的长条形机械损伤,建设单位委托安装公司进行补焊处理。  事件3:项目部用干燥的压缩空气对氨制冷系统进行强度试验后,即进行抽真空充氨试运转。  问题:

项目部在氨制冷系统强度试验后即进行试运转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答案

参考答案:(本小题5分)  试运转不可行(1分),因为氨制冷系统管道是输送有毒流体的管道(2分)强度试验后,还要进行泄露性试验(2分)。

阅读理解与欣赏

  (甲)《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有幽栖者,寻纶(钓鱼)东湖,沿澜穷此。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次于南隅,忽遇双石,欹(qī,倾斜的意思)枕潭际影沦(倒映)波中,询诸水滨(的人),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歇(余韵徐歇)。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不然,则安能产兹奇石乎?乃知山乃石名,归矣。如善长(郦道元字善长)之论,则濒流庶(众多)峰,皆可以斯(这,指“石钟”)名贯之。聊刊前谬,留遗将来。贞元戊寅岁七月八日白鹿先生记。(李渤《辨石钟山记》)

  (乙)石钟山之片石寸草,诸将皆辨识,上钟岩与下钟岩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彭侍郎玉麟于钟山之顶建立昭忠祠。乃知钟以形言之,非以声言之,郦氏、苏氏所言,皆非事实也。 选自曾国藩(《石钟山名考异》)

1.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有幽栖者,寻纶东湖——幽栖者:隐居的人

B.于南隅——次:临时住宿

C.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函胡:重浊而模糊

D.聊前谬——刊:刻印

2.甲文中的“幽栖者”“白鹿先生”与李渤三者是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石钟山记》中与甲段文字意思相应的句子。

 ①与“枹止响腾余歇”相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如善长之论”相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下列问题要求用有关原文回答。

 ①李渤探访石钟山遗踪所得的结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李渤对郦道元的观点持何态度,在甲文中他是怎样表明这种态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曾国藩关于石钟山命名原因的观点是什么?他的根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写道:“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你对这种说法有什么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