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文化软实力是国际竞争的重要内容。提升文化软实力,需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国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材料一 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科学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当前,我国正着力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并把振兴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目前,全国大多数经营性文化单位基本完成转企改制,据此,有人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

(1)结合材料,从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出发,简评“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的观点。(7分)

材料二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必须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文化产业布局,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

(2)阅读材料,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说明怎样发展文化产业。(7分)

材料三 今年3月是毛 * * 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49周年, “学雷锋,做好事”再次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有市民认为,当前倡导“学雷锋,做好事”已经过时了,难以真正推动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理由在于:第一,当前社会上“明哲保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做好事反被误认为是肇事者”的事情时有发生。第二,“学雷锋,做好事”倡导的都是日常生活中举手之劳的小事、平凡事。

(3)根据“量变与质变辨证关系”原理的基本内容,分析和评价该市民的理由是否充分支持其观点。(7分)

答案

(1)真理有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相对于特定过程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文化产业化只适用于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加快转企改制与稳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不可割裂;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要反对歪曲理解,坚持文化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

(2)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对文化产业综合考虑、统筹发展;注意遵循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调整文化产业布局;注重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优化文化产业结构。

(3)该市民所述的理由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理由 “明哲保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做好事反被误认为是肇事者”等事情时有发生,强调了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引起质变)。理由 “学雷锋,做好事”倡导的都是日常生活中举手之劳的小事、平凡事,强调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

上述理由割裂了量变和质变的关系。理由1强调了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的同时,忽视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理由2强调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的同时,否认了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对于该市民理由中所列的困难和问题,只要我们积极妥善的加以解决,就不会影响和改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学雷锋,做好事”,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因此,该市民的理由不能充分支持其观点。

题目分析:本题以文化产业的发展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回答这三问要审读设问,限定知识范围分别是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系统优化的方法、量变与质变辨证关系。找准知识范围再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即可。回答第(|)问时,运用原理是真理有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相对于特定过程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分析材料是文化产业化只适用于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加快转企改制与稳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不可割裂。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坚持文化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第(2)问系统优化的方法的要求,再找准材料中的语句对应即可。第(3)问注意审准题型是评析题。也就是运用量变与质变辨证关系分析评价该市民的理由是否充分。运用辩证思维。第一步首先找出理由,然后分析。两个理由分别强调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的同时,忽视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强调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的同时,否认了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运用量变与质变辨证关系指出应怎么做是正确的。最后点出该市民的理由不能充分支持其观点。

点评:评析类的材料题是高考的常考内容,它具有辨析题的思维含量,又具有材料题的内容范围。特别是最近两年迎合具体知识考查,基本概念理解类的评析材料题较为多见,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应该明确评析标准,即解答此题的核心知识点。其次立足正反两个方面进行理论阐述,最后明确正确的方向和标准。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