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日至3日中国国家 * * 习 * * 对印度尼西亚进行国事访问,习 * * 访问印尼不仅使两国友好关系得到进一步提升,而且有利于促进区域内国家繁荣发展,维护亚太地区和平稳定。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印度尼西亚全国约2.4亿人口,全国各岛处处青山绿水,四季皆夏,人们称它为“赤道上的翡翠”。下图为“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印度尼西亚是东盟最大的经济体,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均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农业富产经济作物,棕桐油、橡胶和胡椒产量均居世界第二。工业发展方向是强化外向型制造业。近年来,印度尼西亚制造业增长速度均超过经济增长速度。
材料三“某跨国公司产业转移方向和产品输出方向图”
(1)简要说出印度尼西亚被称为“赤道上的翡翠”的原因。
(2)说出印度尼西亚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和分布地区。
(3)根据材料分析印度尼西亚确立外向型制造业发展方向的理由。
(4)印度尼西亚吸引美国、日本、亚洲四小龙等一些企业迁入的因素有哪些?这些企业的迁入对印度尼西亚的发展有何意义?
(1)印度尼西亚处于赤道地区,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植被茂密,全年皆夏,四季常青。
(2)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热带种植园农业。分布地区:水稻种植业分布在沿海平原,热带种植园分布在丘陵、山区。
(3)交通便利,与海外联系方便;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政策优惠。
(4)影响因素:国家政策优惠、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廉价、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意义:有利于加快印度尼西亚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充分发挥印度尼西亚的优势,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吸收国外的产业转移,为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了就业压力,增加了人民的收入。
题目分析:
(1)材料中“印度尼西亚全国各岛处处青山绿水,四季皆夏,人们称它为赤道上的翡翠”,说明要从气候和植被角度回答问题。印度尼西亚处于赤道地区,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植被茂密,全年皆夏,四季常青。
(2)印度尼西亚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在沿海平原地区,地形平坦,高温多雨,有利于水稻种植业的分布。同时,热带雨林气候和山地地形有利于棕桐、橡胶和胡椒等热带经济作物生长,形成了热带种植园农业。
(3)分析印度尼西亚确立外向型制造业发展方向的理由要从交通、劳动力、政策等角度综合分析。
(4)印度尼西亚作为发展中国家,吸引美国、日本、亚洲四小龙等一些企业迁入的因素主要有政策、资源、劳动力、市场和交通等。企业的迁入对印度尼西亚的发展产生的意义要从产业结构变化、资源优势转变、就业等经济角度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