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2010年6月宏基房地产开发公司以该公司的房地产作抵押,向本地某商业银行提出贷款申请(商业银行的某信贷人员的父亲在宏基公司担任高管),商业银行经审核后,向其发放了2亿元抵押贷款。该行当月资本余额为17.9亿元人民币。2012年10月房地产开发公司因经营亏损濒临破产,商业银行的贷款已无法收回,并严重影响存款人的利益。2012年底该商业银行被银监会决定接管。 要求:根据《商业银行法》的有关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银监会对该商业银行的接管决定是否符合规定?接管后,该银行的债权债务主体是否发生变化?

答案

参考答案:

符合规定。根据规定,商业银行已经或者可能发生信用危机,严重影响存款人的利益时,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可以对该银行实行接管。被接管的商业银行的债权债务关系不因接管而变化。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消逝于透明之中

纳兰妙殊

①在朋友家读到一册绘本,上面写着:爷爷越来越透明了,他把东西藏起来让我们找,其实我们都能看得到就藏在他背后。后来他就彻底成了透明人。人们以为爷爷死了,不过有时空中会传来爷爷说话的声音,大家才知道他还活着。

②——我姥姥死的时候,透明人当了快十年了。

③姥姥在高寿这条路上蹒跚前行。八十了,八十五了,九十了,九十五了。每回过生日时大家都说,您老人家肯定能活过一百岁。她笑嘻嘻的,好,好,我就没皮没脸地活着,活到一百岁,真成老妖精了。

④她死的这年九十六岁。

⑤寿则多辱。周作人晚年把这四个字刻作一枚闲章,无限沉痛。巴金说:“长寿是一种惩罚。”活得越短,越没机会露出纰漏、丑态、昏聩。

⑥衰老像夜晚一样徐徐降临,光并不是一下子就散尽,死神有惊人的耐心,有时他喜欢一钱一钱地凌迟。八十岁时,姥姥的食量仍是阖家之最。她独个儿住在老房子里,自己伺候一个蜂窝煤炉子,自己买菜做饭,虽是颠一对小脚,行如风摆杨柳,但还利索得很。她对大家都很有用,儿子的孩子尚小,都得靠姥姥帮忙看管。

⑦后来她越来越老了,城池一座一座失守,守军一舍一舍败退,退至膏肓之中。她不能再为家人提供帮助,只能彻底地索取,因此她逐渐透明下去,世界渐渐看不见她了。

⑧生命和岁月交给她的能力,最终按原本的顺序一样一样还回去。五年前,很难出门了,用轮椅推到外面花园里,还能搀着别人的手走两步,走到池子边看人用馒头喂金鱼。后来不再出屋,不过还能从这间屋走到那间屋。再后来彻底不能行走,但还勉强能站立。再后来站起来也不能了。

⑨三年里整日只倚枕坐着,由母亲把她抱到马桶上。她的食量逐渐减少,食谱逐渐缩短,需要多费牙齿之力与肠胃之力的美味一项一项与她道别。

⑩最后半年,她吃得像个初生婴儿,粥、牛奶,一点点肉糜。

⑪到临终两个月,粥与牛奶亦被肠胃拒绝了,只剩了饮水,蜂蜜调制的水、糖水。再让她喝两口牛奶,下午就泻一床。仅余的生命力负隅顽抗,又把这座孤城苦守了两个月,直至弹尽粮绝。

⑫最后一次回家看她,她的精神已不够把眼皮撑足。眯缝眼看我,仍笑,喊我乳名,声音又虚又小,像一片揉烂的纸条。阳光照着她,能透过去。

⑬我拉起她的手,攥一攥,又放下,然后做了一次从没跟她做过的动作:握着她硬邦邦硌手的肩膀,嘴唇碰着她颧骨,轻轻一吻。那皮肤薄得像一层膜。

⑭她眼皮下闪出一星欣慰和快活,低声说,哟。然后问,你回来待几天啊?我说,明天就走,你等着我,我再来看你。她半迷蒙地一笑,代替回答。

⑮到世上来学会的第一样本领以及丢掉的最后一样,都是:呼吸。

⑯初夏的上午,她咽下了最后一口呼吸。

小题1: 如何理解标题“消逝于透明之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文章第⑤段引用周作人印章上的字和巴金的话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文中画线部分提到:“她不能再为家人提供帮助,只能彻底地索取,因此她逐渐透明下去,世界渐渐看不见她了。”请结合全文解释这句话的含意并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感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本文第①段中由朋友绘本上写的字引出下文,同时也借朋友的爷爷暗示老人生活在“透明”之中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B.文章第⑥段写姥姥八十岁时依然独立生活,利索地照顾自己,甚至帮助儿女照看孩子,是暗指姥姥儿女的不孝,表达作者对他们要姥姥照顾孩子这一事情的不满。

C.文章运用了动作、神态、外貌等多种描写手法,从不同角度刻画人物,塑造了一个勤劳、善良、朴实、让人怜惜的姥姥。

D.本文作者通过回忆姥姥生前片段,并用饱含深情的笔墨把它们记录下来,全文形散神不散,表达出作者对老人离开的不舍,同时也启示读者给予老人更多的关注和爱,不要把他们的情感需求当透明。E.全文借朋友的爷爷和姥姥暮年时的种种表现,表达了对死亡的无奈和恐惧之情。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领路

游睿

  天有些寒冷,女人站在街头不断跺着脚。远处,一个佝偻的身影正走过来。女人看见,那是一个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老太婆,虽然上了年龄,但她的步子却显得有些匆忙,脸色十分凝重。

  “妈,我的新手机呢?”女人回过头,看见儿子正小跑到自己跟前。女人笑了笑,顺便抚摩了一下儿子的头,然后拿出手机说:“你看,妈不是给你送来了吗?”

  “怎么这么难看?”儿子接过手机,马上一脸的不高兴。儿子说:“我不是反复给你说了嘛,要新款的,这个款的早就淘汰了,你看看还有谁用啊?”

  女人又笑了笑说:“妈妈今天一大早就去给你买了,这就是最新的。”

  “你撒谎!”儿子有些生气了,“你不知道多去几个地方看看啊?”

  女人说:“好好好,是妈妈不对,你看,妈妈不是工作忙吗,所以才没时间去仔细逛。”

  “你把我当什么了?找借口!”儿子突然提高音量说,“下午给我送只新的来,这只我帮你扔了。”说完,儿子一挥手,那只手机在空中划了一道漂亮的弧线。

  女人依旧带着微笑,她看见儿子转身跑开了。接着女人马上沿着刚才儿子抛出的弧线去找刚才扔出去的手机,女人很快就看见,手机被一只布满老茧的手捡了起来。这只手,就是刚才从远处走过来的那个老太婆的手。老太婆捡起手机,似乎没有看见女人,然后依旧迈着蹒跚而匆忙的脚步走了起来。

  女人急了,连忙小跑到老太婆面前说:“大妈,那手机是我的。”

  老太婆停住脚步望了女人一眼,说:“我知道是你的,被扔了,还要?”

  女人说:“我怎么会不要呢,小孩子不懂事扔了,我可舍不得,那是我一个月的工资呢。您既然知道,就还给我吧。”

  老太婆皱了一下布满皱纹的额头说:“你真想要回手机?”

  女人说:“当然呀。”

  “我可以还给你,但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我现在要去一个地方,可是我不知道怎么走,你就帮我带带路吧!”老太婆颤抖着扯出一张纸,认真看了看说,地址是药王路二十三号。

  女人在这座城市待了多年,城市里的大街小巷她都历历在目。女人知道药王路并不远,女人依稀记得药王路二十三号好象是个什么单位的地址,但究竟是个什么单位女人却想不起。为了拿回手机,女人立即答应下来。

  接着,女人走前面,老太婆走后面。女人回过头,看见老太婆蹒跚的样子,就忍不住停下。然后女人扶着老太婆,老太婆感激地看了她一眼。

  “您走这么急,有事?”女人问。

  “嗯,有事。”老太婆依旧步子匆忙。走了几步之后,老太婆突然问:“你就一个儿子吧?”

  女人点点头,奇怪地看了看老太婆说:“那小子正读高中呢,成绩老提不上去。”

  老太婆说:“哦。”

  接着两人都不再说话。

  走了一段之后,老太婆突然放慢了脚步,最后她静静地站住了脚,一动不动地看着前方。女人看了看老太婆,顺着老太婆的目光,女人看到前方停放着一辆警车,车门打开着,一个年轻人被几名警察押了上去。年轻人蹭了几下,但被警察按了下来。警车的门最终关上了,然后启动,呼啸着走远。

  尽管车已经走远,但老太婆依旧一动不动地看着。

  “您怎么哭了?”半响之后,女人发现老太婆竟然泪流满面。

  “看到了吧”,老太婆用低沉的声音说,“刚才警察带走的年轻人是我儿子,我就那么唯一的一个儿子,所以从小我就惯着他宠着他。但是今天,他被判了刑,是死刑,我是来见他最后一面的。”

  “啊!”女人脸上顿时出现惊讶的表情。

  老太婆拿出手机,递给了女人说:“现在可以还给你了。”

  “你不是要我带你去药王路二十三号吗?现在就还给了我?”

  老太婆指着前方铁门上醒目的“监狱”两个字说:“我早知道,这里就是药王路二十三号,都来这里好多趟了。”

  “是的,药王路二十三号就是监狱,可是您既然知道,还要我带路?”女人一脸不解。

  “我是担心啊,担心你不知道这里!”老太婆说完,转身,蹒跚着走远。

  女人站在监狱前,愣了。

1、这篇文章一明一暗交织地写了两位母亲的故事,请你分别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语境,品味下面这句话的含义。

那只手机在空中划了一道漂亮的弧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结尾写道:“女人站在监狱前,愣了。”此时此刻,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呢?请把她的心理活动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标题“领路”富有内涵,请说说题目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