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海藻中含丰富的、以离子形式存在的碘元素。下图是实验室从海藻里提取碘的流程的一部分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步骤①、③的操作分别是过滤、萃取分液

B.可用淀粉溶液检验步骤②的反应是否进行完全

C.步骤③中加入的有机溶剂是乙醇

D.步骤④的操作是过滤

答案

答案:A

题目分析:A、①分离固体和液体用过滤,③将碘水中的碘单质分离出来,选择合适的萃取剂进行萃取即可,故A正确;B、碘遇淀粉变蓝色,碘离子和淀粉不反应,所以淀粉能检验碘单质的存在不能检验碘离子,故B错误;C、乙酸和水能互溶,所以乙酸都不能作碘水中碘的萃取剂,因此步骤③中加入的有机溶剂是应该是四氯化碳或苯,C不正确;D、从含有碘的有机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的操作应该是蒸馏,D不正确,答案选A。

实验题
探究题
新春伊始,我国西南部地区五省市即遭遇大范围干旱。下面是几则关于干旱的材料。认真阅读分析材料,完成后面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干旱级别简介
特大干旱(一级红色预警):多区县发生特大干旱,多县级城市发生极度干旱
严重干旱(二级橙色预警):数区县多个乡镇严重干旱,或一区县发生特大干旱
中度干旱(三级黄色预警):多区县发生较重干旱,或个别区县发生严重干旱
轻度干旱(四级蓝色预警):多区县发生一般干旱,或个别区县发生较重干旱
[材料三]
       为了经济效益,西南一些省份一直在砍伐原生态林,大力种植橡胶林和桉树林。而这两种速生丰产林都被形象地称之为“抽水机”,涵水能力很差,大面积种植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此外,桉树还是“霸王树”,它生长了,其他物种会慢慢地退缩,最后造成桉树林都是地表光秃秃的,生态遭受颠覆性的破坏。根据有关资料,云南橡胶林集中的西双版纳地区,上世纪80年代后,有雾日减少了30天,现在更减少了60天,说明当地湿润度下降,区域性气候出现变化。而现在,云南橡胶林面积达300万亩,桉树林的规划面积更达到3000万亩。
1.阅读以上材料,按要求完成下面二题。
①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用简要的文字概述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答:                                                                                                            
②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                                                                                                                                                 
2.地球的水资源是有限的,北京地区也是缺水地区。提倡节约用水,是指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怎样节约用水呢?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