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10分)SO2是一种大气污染物,某兴趣小组欲探究SO2的性质及绿色实验方法,设计如下方案:

⑴ B、C、D分别用于检验SO2的漂白性、还原性和氧化性。其中C、D分别为碘水和硫化氢的水溶液,则B中所盛试剂为______________,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为了实现绿色实验的目标,某同学重新设计了如上右图A2的制取装置来代替A1装置,与A1装置相比,A2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即可)。

⑶ E中用氨水吸收尾气中的SO2,“吸收液”中可能含有OH、SO32、SO42、HSO3等阴离子。已知亚硫酸氢盐一般易溶于水,SO2也易溶于水。现有仪器和试剂为:小烧杯、试管、玻璃棒、胶头滴管、过滤装置和滤纸;2mol/L盐酸、2mol/L HNO3、1mol/L BaCl2溶液、1mol/L Ba(OH)2溶液、品红溶液、蒸馏水。请设计实验证明“吸收液”中存在SO32和HSO3,完成下表的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1:取适量“吸收液”于小烧杯中,用胶头滴管取1mol/L BaCl2溶液向小烧杯滴加直至过量。若出现白色浑浊,则溶液中存在SO32或 SO42
步骤2:将小烧杯中的浊液过滤、洗涤,再用适量水把附在滤纸上的固体冲入另一小烧杯中;向冲下的固体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⑴品红溶液 (1分)  

SO2 + I2 + 2H2O = SO42 +2I + 4H+(2分,电荷不守恒0分;化学式任错一个0分)

⑵①不用加热,安全性能高。②易于控制反应进行,反应更充分。(任写一个,合理答案均给1分)

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2:滴入1滴(或少量)品红(1分),再滴入过量2mol/L盐酸,振荡(1分)若品红褪色(或有气泡),则“吸收液”中存在 SO32-。(1分)
步骤3:用试管取适量滤液(1分),向其中(或小烧杯中)滴入过量的1mol/LBa(OH)2溶液 [或滴入1滴(或少量)品红溶液,再滴入2-3滴(或过量)的2mol/L盐酸],振荡(1分)。若出现白色沉淀(或品红溶液褪色,或有气泡),则“吸收液”中存在 HSO3-

(1分)

(1)根据C和D中的试剂可知,碘水是检验SO2的还原性的,而H2S是检验SO2的氧化性的,所以装置B是检验SO2的漂白性的,盛放的试剂是品红溶液。碘水氧化SO2的离子方程式是SO2 + I2 + 2H2O = SO42 +2I + 4H+

(2)根据装置的特点可判断,和装置A相比,其优点是①不用加热,安全性能高。②易于控制反应进行,反应更充分。

(3)由于亚磷酸盐能和和乙酸反应生成SO2,而SO2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据此可以鉴别SO32-;亚硫酸氢盐一般易溶于水,所以如果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钡能生成白色沉淀,即能证明溶液中含有HSO3-。所以正确的操作是

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2:滴入1滴(或少量)品红(1分),再滴入过量2mol/L盐酸,振荡(1分)若品红褪色(或有气泡),则“吸收液”中存在 SO32-。(1分)
步骤3:用试管取适量滤液(1分),向其中(或小烧杯中)滴入过量的1mol/LBa(OH)2溶液 [或滴入1滴(或少量)品红溶液,再滴入2-3滴(或过量)的2mol/L盐酸],振荡(1分)。若出现白色沉淀(或品红溶液褪色,或有气泡),则“吸收液”中存在 HSO3-

(1分)

选择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