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大江、大河的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重点开发区域。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

材料 “黄河三角洲经济区”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

(1)黄河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近年来,黄河三角洲生长速度减慢,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监测和分析两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和变化,最有效的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有________。(8分)

(2)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碱化问题突出,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6分)

(3)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相比,简评黄河三角洲经济区发展的条件。(8分)

(4)发展高效生态经济是黄河三角洲经济区的目标和方向,试分析其实现产业结构生态化的基本途径。(6分)

答案

(1)流水堆积作用 加强了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 RS、GIS

(2)自然原因:地势低,地下水位高且含盐量高;降水量少,蒸发旺盛。

人为原因:不合理灌溉。

(3)优势条件:后备土地资源丰富;石油、海盐资源丰富。

劣势条件: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科技实力、人才队伍处于劣势;水资源短缺。

(4)(农业)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业;发展生态农业;(工业)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第三产业)发展生态旅游业。

(1)三角洲是流水的堆积作用形成的,由于加强了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水土流失减轻,因而黄河三角洲生长速度减缓,遥感适用于监测,地理信息系统可进行对比分析。

(2)土地盐碱化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原因。

(3)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相比,黄河三角洲经济区在石油资源、土地资源、海盐资源方面优势明显,但在科技、人才、工业基础等方面明显不足。第(4)题,从三大产业的发展角度分析。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