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2009年5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阅读以下材料,完成(1)~(5)题。(28分)

材料一:海峡西岸经济区简图

材料二:所谓总部经济是指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形成企业总部在本区域集群布局,企业生产加工基地则安排在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产业链分工的经济活动的总称。下表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总部经济情况。

主导产业企业总部数量竞争力总部经济发展的问题
福州:电子信息、汽车制造业、陶瓷制造业、纺织、软件业。厦门:电子信息、汽车机械装备、石化、信息通讯、生物工程。泉州:鞋业、服装、纺织、建筑建材、茶叶等。世界五百强中有28家企业总部落户厦门,十多家知名企业总部落户福州;国内190家企业总部落户厦门,80多家企业总部落户福州。竞争优势

不明显。

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规模偏小,对企业总部吸引力不强;山海分割,生产要素流通不畅;区域协调发展意识薄弱,缺乏区域统一规划,区域内产业分工不明确,重复建设问题突出。“总部—加工基地”合作模式尚未形成。
(1)A是________山脉,该区域主要的地带性植被为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说明B山脉对冬、夏季风的主要影响。(4分)

(3)台北市冬季降雨比福州市____(多或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民营经济是泉州市最大的经济支柱。2012年,泉州民营经济生产产值3954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83.7%,城市化水平达到了60.4%,比2007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成为全省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地方。分析泉州城市化的特点及成因。(6分)

(5)指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总部经济的优势条件(4分),以及就如何提升该地区总部经济的竞争力,提出合理的建议。(6分)

答案

(1)武夷;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每空2分,共4分)。

(2)阻挡了冬季风带来的寒冷气流;对夏季风带来的湿润气流有抬升作用。(4分)

(3)多(2分);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或冬季风从海洋上带来了丰富的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降雨)(2分)。

(4)特点:城市化水平较高(2分),城市化速度较快(2分);

原因:民营经济的发展(或工业化的推动)(2分)。

(5)优势:国家政策的支持;毗邻台湾,有利于引进台湾的资金、技术等;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海运便利(任答两点得4分)。建议:提升中心城市的竞争力,提高核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带动能力;加强城市产业分工与协作,避免恶性竞争;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产要素流通;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特色产业集群;主动承接台湾的产业转移;加强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港澳地区的合作等(任答三点得6分,其它答案若合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本小题的总分)。

题目分析:

(1)依据图中山脉的位置及走向,可判断此山脉为武夷山;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B山脉为东西走向,所以可以阻挡北方来的冬季风带来寒冷气流,夏季对南方来的湿润气流有抬升作用。

(3)冬季两地都受冬季风的影响,而台北市的冬季风来自海洋,水汽含量大,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降水多,福州市的冬季风来自大陆地区,寒冷干燥,降水少。

(4)分析材料可知,福州市城市化水平达60.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表明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水平比2007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表明城市化发展速度快。其原因是民营经济发展,促进非农业人口增加,进而促进城市化发展。

(5)分析材料可知,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从图中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距台湾近,便于引进台湾的资金和技术等;临近海洋,有许多港口,海运条件便利。

联系表格中总部经济发展的问题,针对性提出合理化建议。

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A、小说第百十六回“得通灵幻境悟仙缘”,写宝玉病中魂魄出了窍,来到太虚幻境,重阅了“金陵十二册正册”,竟然有所领悟。后来又见到了迎春、凤姐、秦氏等人,这些人都热情地与他打招呼并称其为神瑛侍者。醒来后宝玉把神魂所历的事呆呆地细想,便哈哈笑道:“是了,是了。”从此宝玉竟像换了个人,不但厌弃功名仕进,也把儿女情缘看淡了。

B、贾赦病重,贾琏前去探望。凤姐的哥哥王仁乘贾琏不在家,提议将巧姐儿卖给一外藩王爷家为奴婢,对贾府却哄骗邢夫人王夫人说是要嫁给那王爷作偏房。平儿觉得事情蹊跷,便私下里打听,终于知道了真相。最后幸好有刘姥姥帮忙将巧姐和平儿带到乡下自己家里,暂时躲避。

C、宝玉出家以后,袭人本想一死,但怕对不起贾府。回到自己家里死吧,又怕对不起哥哥。她只好嫁了优伶蒋玉菡。嫁后,才知道丈夫对她又那么好,自然也不应该对不起丈夫了,结果就只好活下去。这是续作者高鹗给与袭人的难堪的嘲讽。但也有人认为,我们不必对袭人责之太深,讥之太刻。大某山民评蒋玉菡、花袭人之姻缘曰:“虽曰夫优妇婢,居然一对玉人,亦称良匹。”

D、“纨者,完也。”李纨是一个“标准寡妇”,是一种被礼教强制而牺牲的典型人物。小说后四十回写李纨的结局是儿子贾兰中举,以后又做了高官,李纨得到封诰,大概总是“善终”的了。然而原作所写李纨,从青年就失去“绣帐鸳衾”而长期生活在骄奢淫逸的包围中,她不知通过多少矛盾与痛苦,才能保持自己不得不苦守的封建节操,直到贾兰长大,中举,做官。这不是把自己的青春和全部生命已经断送完了吗?

E、按照曹雪芹原来的艺术构思,贾府最终败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小说后四十回基本上完成了这一悲剧结局,但留下了“延世泽”及“兰桂齐芳”的光明尾巴,似不尽合雪芹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