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更高质量就业”是十八大报告中的热词之一。为此,政府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1)结合材料一,从政府职能角度思考如何实现更高质量就业。(12分)

(2)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为“更高质量就业”献计献策?(12分)

答案

(1)(12分)①政府要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3分)实施就业优先 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规模。(1分)

②政府要履行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3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1分)

③政府要履行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3分)加强对人力资源市场的监管和服务,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1分)

(2)(12分)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3分)②专家咨询制度。(3分)

③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3分④社会听证制度。(3分)

题目分析:

(1)本题的设问指向是如何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考生要注意的是本题的知识限定是政府的职能。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之策是保持经济的健康稳定的发展,因此考生可以从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的角度分析说明;其次要完善就业机制和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考生可以从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角度分析说明;最后,还可以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这一点可以从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的角度分析说明。

(2)对于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为“更高质量就业”献计献策的设问,考生应该把它过渡到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渠道上来。我国公民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参与民主决策。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人大代表,向人大代表反映,人大代表写出提案;直接的途径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