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默写题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各1分)

小题1:                       ,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小题2:悦亲戚之情话,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小题3:木欣欣以向荣,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小题4: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5: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6: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7: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李密《陈情表》)

小题8:臣                 ,死当结草。(李密《陈情表》)

小题9:                  ,晚有儿息。(李密《陈情表》)

小题10: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答案

小题1:实迷途其未远        

小题2:乐琴书以消忧

小题3:泉涓涓而始流        

小题4:落霞与孤鹜齐飞

小题5:声断衡阳之浦      

小题6:烟光凝而暮山紫

小题7: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小题8:生当陨首

小题9:门衰祚薄

小题10:茕茕孑立

题目分析:小题2注意虚词“而”的准确记忆;小题3注意“涓”的字形;小题4注意“鹜”字的形旁;小题5注意“浦”字的写法;小题6注意“暮”字的写法;小题7注意“僮”的字形;小题8注意“陨”字的形旁;小题9注意“祚”的形旁;小题10注意“茕、孑”两字的写法。平时复习应强化名篇名句的反复诵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解答题
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1995年,某大学教授G从国内公开出版的一些报刊中剪贴收集了几十个案例分析,一一标上原文标题、原作者姓名以及报刊名称和期号,按主题整理成讲义《企业成功管理三十例》,复印后分发给包括H在内的数名研究生作为参考资料。H毕业后到某学院任教,在教学中,他多次引用该讲义的材料作案例评析,颇受学生欢迎。2001年,H辞职后创办了一家兼营书刊零售业务的文化公司。他把原来格式五花八门的《企业成功管理三十例》输入计算机,整理成格式整齐划一、署名“G、H合编”的书稿,并于2002年1月到K出版社联系出版。G对此并不知晓。K出版社一名编辑审读书稿后,建议接受出版。社长即批准将该选题补充列入当年出版计划。签订出版合同时,H提议:在出版合同签订之日起的3个月内,K出版社负责按照有关规定完成编辑加工整理、发稿审核、校样处理等所有工作后,把符合出版要求的计算机排版文件和委托印刷图书所需的证明文件交给H;印刷装订事宜由H负责具体安排并承担相应费用;成品图书也由H到印刷厂提货,除交给K出版社50册样书外,其余均由H所办文化公司包销;K出版社不必支付稿酬,并且该书的编录费用、管理费等共10万元由H分两次支付给K出版社。K出版社同意H的提议,签订了出版合同。此后,双方均按约定履行了合同。2004年6月,K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企业成功管理三十例》在H所办文化公司开始批发、零售。但是,该书在市场上销售尚不到半年,K出版社、H和G以及该书所收案例的原作者们(下简称“原作者”)却都成了一件著作权诉讼案的当事人而对簿公堂。

关于G在本案中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G不能未经原作者许可就将他们的作品制成讲义

B.G制作讲义可以不经原作者同意,但应该向他们付酬

C.G并不是《企业成功管理三十例》的合作作者,而是汇编作品的著作权人

D.G对《企业成功管理三十例》并不享有著作权,因为其中载有的都是他人创作的作品

E.G可以要求H和K出版社赔偿精神损失和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