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区域地理环境影响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各题。(10分)

资料一:见下图

资料二: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资料三:西宁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曾是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成为西北交通要冲和军事重镇。

(1)根据资料一,图示区域积温

由东向西         ,原因是                                。(2分)

(2)根据资料二,简述歌谣反映出该地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3分)

(3)西宁形成和发展成为城市的自然原因是         (填正确项字母)(2分)。

A.位于河谷、地形平坦

B.河流供水充足

C.政治中心

D.历史悠久 E.交通要道(4)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青海省经济发展的优势和不利因素。(3分)

答案

(1)逐渐降低,地势由东向西逐渐抬升(2分)

(2)昼夜温差大,地势起伏大(天气多变),植被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3分)

(3)AB(2分)

(4)优势:光照充足、水能丰富、矿产种类多样、野生动植物资源独特、旅游资源丰富。

不利因素:热量不足,生态环境脆弱(3分)

点拨:积温是一个地区一年中所有大于等于10度的数值这种,用来反映热量高低。

题目分析:

(1)读图,根据图中积温等值线分析,图示区域积温由东向西逐渐降低。主要原因是地势由东向西逐渐抬升,海拔升高,气温降低。

(2)诗歌中一日须携四季装,或日愁暴雨夜愁霜,说明山上与山下昼夜温差大,地势起伏大(天气多变)。山下百花山上雪,植被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

(3)AB是自然原因,CDE上社会经济因素。

(4)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光照充足,水能丰富。矿产种类多样。野生动植物资源独特,旅游资源丰富。这是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不利因素是因海拔高,热量不足,生态环境脆弱。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