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追溯调整法与未来适用法的运用
甲公司为A股上市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10%提取盈余公积。2010年发生了如下经济业务:
(1)甲公司于2007年12月5日取得一座建筑物,支付价款和相关税费共5000万元,当日出租给A公司。甲公司对该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25年,预计净残值为0,至2009年末已计提折旧400万元。该投资性房地产每年租金收入为350万元,均已收存银行。
2010年初,经董事会决定,甲公司将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由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该投资性房地产在各年末的公允价值分别是:2008年12月31日为4800万元;2009年12月31日为5400万元;2010年12月31日为5300万元。
假设税法规定的折旧与成本模式计提的折旧一致。
(2)甲公司于2008年2月支付720万元开发了ERP系统,预计使用年限8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直线法摊销。
2010年初,鉴于先进技术的迅猛发展,经董事会决定,将ERP系统的摊销年限由8年变更为5年,预计净残值和摊销方法不变。
(3)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内审人员发现,2009年12月甲公司将所持有丙公司债券从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当日,该债券的账面价值为1000万元(按面值购入),期限5年,已发行2年,票面年利率为8%,公允价值为1090万元。甲公司在重分类日进行了如下会计处理: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09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1000
投资收益 90
甲公司在进行所得税处理时,调减了应纳税所得额90万元,没有确认递延所得税。
[要求]
(1)判断甲公司将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的变更是否属于会计政策变更,请指出应采用的会计处理办法。
(2)对甲公司2010年有关投资性房地产业务作出账务处理。
(3)填列“投资性房地产业务在2010年会计报表列示的金额”
投资性房地产业务在2010年会计报表中列示的金额 | |||
报表项目 | 2010年资产负债表 年初数 | 2010年利润表 | |
2010年 | 2009年 | ||
投资性房地产 | — | — | |
递延所得税负债 | — | — | |
盈余公积 | — | — | |
未分配利润 | — | — | |
营业收入 | — | ||
营业成本 | — |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 |
(5)对2010年ERP系统摊销进行账务处理。
(6)指出内审人员发现的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指出差错更正方法,并编制差错更正的会计分录。(金额单位为万元)
参考答案:(1)甲公司将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由成本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应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
(2)对甲公司2010年有关投资性房地产业务作出账务处理如下:
①2010年年初由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追溯调整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5000
——公允价值变动 4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400
贷:投资性房地产 5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5400-4600)×25%] 20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0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0
贷:盈余公积(600×10%) 60
②2010年收到租金
借:银行存款 350
贷:其他业务收入 350
③2010年末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400-5300) 100
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100
(3)
(4)将ERP系统摊销年限由8年变更为5年属于会计估计变更,应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处理。 投资性房地产业务在2010年会计报表列示的金额 报表项目 2010年资产负债表
年初数2010年利润表 2010年 2009正 投资性房地产 5400 — — 递延所得税负债 200 — — 盈余公积 60 — — 未分配利润 (600×90%)540 — — 营业收入 350 350 营业成本 0 0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5300-5400)-100 (5400-4800)600
(5)摊销ERP系统。
至2009年年末摊销额=(720-0)÷(8×12)×(11+12)=172.5(万元);2010年摊销额=(720-172.5-0)÷(5×12-23)×12=547.5÷37×12=177.57(万元)。账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 177.57
贷:累计摊销 177.57
(6)内审人员发现的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不正确。该事项属于重大前期差错,应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处理。差错更正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9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90
甲公司在重分类日所得税处理时,调减应纳税所得额90万元正确。因为转换日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无须交纳所得税。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为1090万元,其计税基础为100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22.5万元(90×25%)。差错更正如下: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2.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