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有五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A,B,C,D,E分别为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钠溶液、硝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为把它们一一鉴别开,按下面的实验步骤进行:

(1)分别取五种溶液少许,加入无色试剂X,A、B、E三种溶液无变化,C、D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2)分别另取五种溶液少许,加入无色酚酞试液,A、B、C三种溶液无变化,D、E两种溶液显红色。

(3)分别另取五种溶液少许,加入无色试剂Y,A、B、C、E四种溶液均无变化,D溶液中有气泡生成。

(4)分别取A、B两种溶液,各滴入AgNO3溶液,A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回答下列问题:①确定A、B、C、D、E各是什么溶液。

A为_______溶液,B为­­­­­­­­________溶液,C为_________溶液,D为_________溶液,E为_______溶液

②所加试剂X、Y各是什么溶液。试剂X为___________溶液,试剂Y为___________溶液

答案

①A为__NaCl_______,B为_NaNO3______,C为_ Na2SO4________,D为__ Na2CO3_______,E 为_ NaOH______

②试剂X为__有Ba2+、Ca2+__即可___溶液,试剂Y为___HCl(酸即可)_溶液

题目分析:根据步骤(2)现象,加入酚酞变红的溶液D、E显碱性,为Na2CO3、NaOH,再根据步骤(3)加入试剂Y,D溶液中有气泡生成,说明D为Na2CO3,E为NaOH,Y为酸性较强的酸,如HCl、H2SO4等,则E为NaOH,试剂X能与Na2CO3反应生成白色沉淀,X为含Ca2+或Ba2+的溶液,则C为Na2SO4,A、B为NaCl、NaNO3,加入AgNO3溶液,A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则A为NaCl,B为NaNO3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多项选择题

×日,某双苯厂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并引发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国务院事故及事件调查组认定,该双苯厂“11.13”爆炸事故和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是一起特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和特别重大水污染责任事件。
1.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硝基苯精制岗位外操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在停止粗硝基苯进料后,未关闭预热器蒸气阀门,导致预热器内物料气化;恢复硝基苯精制单元生产时,再次违反操作规程,先打开了预热器蒸汽阀门加热,后启动粗硝基苯进料泵进料,引起进入预热器的物料突沸并发生剧烈振动,使预热器及管线的法兰松动、密封失效,空气吸入系统,由于摩擦、静电等原因,导致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并引发其它装置、设施连续爆炸。
2.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双苯厂对安全生产管理重视不够、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整改不力,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劳动组织管理存在缺陷。
3.污染事件的直接原因是:双苯厂没有事故状态下防止受污染的“清净下水”流入松花江的措施,爆炸事故发生后,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泄漏出来的部分物料和循环水及抢救事故现场消防水与残余物料的混合物流入松花江。
4.污染事件的主要原因:
一是吉化分公司及双苯厂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会引发松花江水污染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研究,有关应急预案有重大缺失。
二是吉林市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对水污染估计不足,重视不够,未提出防控措施和要求。
三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对环境保护工作重视不够,对吉化分公司环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失察,对水污染估计不足,重视不够,未能及时督促采取措施。
四是吉林市环保局没有及时向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建议采取措施。
五是吉林省环保局对水污染问题重视不够,没有按照有关规定全面、准确地报告水污染程度。
六是环保总局在事件初期对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估计不足,重视不够,没有及时提出妥善处置意见。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安全生产法》第69条规定,( )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

A.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

B.交通营运单位

C.供电单位

D.矿山

E.建筑施工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