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绵阳市文化产业发展,绵阳市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原则,积极采取政策扶持,加大公共文化投入,全力推动绵阳市文化产业发展。近10年,绵阳市市级财政先后投入3亿多元,建设了市图书馆、市文化馆、博物馆、绵州大剧院、市艺术中心等市级公共文化设施和农家书屋建设。各县(市、区)“两馆一站”等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也大大加强。基本实现了县县有“两馆”,乡乡有文化站,村村有农家书屋的目标,初步建立了市、县、乡(镇)、村四级文化设施网络,为广大人民群众就近、便利、有选择地享受文化成果、参与文化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
谈谈绵阳市加大文化投入,建设图书馆、博物馆、农家书屋等公益性文化设施的意义。(12分)
①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弘扬传统文化;(3分)
②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3分)
③有利于提高人们文化素养,提升精神境界;(3分)
④有利于推动绵阳文化事业的发展,从而为绵阳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3分)
题目分析:本题是意义类问题。本题注意审题。建设图书馆、博物馆、农家书屋等公益性文化设施的意义。可从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们文化素养,提升精神境界。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点评:意义类试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整合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因而回答的难度较大。解题思路:一是审设问,确定答题的知识范围。二是确定答题的角度。对设问无角度限制的试题,要遵循主体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对设问有角度限制的试题,看清从哪个角度分析说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