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甲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2×11年1月1日,甲公司将某项投资性房地产对外出售,取得收入7000万元。该投资性房地产系20×9年2月26日自行建造完工的写字楼,20×9年3月1日至2×10年12月31日出租给乙公司使用,月租金为100万元。20×9年3月1日,该写字楼账面余额为5000万元,公允价值为6000万元;20×9年12月31日,该写字楼公允价值为7000万元;2×10年12月31日,该写字楼公允价值为6800万元。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甲公司2×11年1月1日出售该写字楼时应确认的其他业务成本为( )万元。

A.6800
B.6000
C.7000
D.5000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 出售该写字楼时应确认的其他业务成本=6800(账面余额)-1800(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金额+计入资本公积金额)=5000(万元)
会计分录为:
(1)将处置收到的款项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借:银行存款 7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7 000
(2)将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其他业务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6800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6000
——公允价值变动 800
(3)将投资性房地产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转入其他业务成本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800
贷:其他业务成本 800
(4)将投资性房地产在转换日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转入其他业务成本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00
贷:其他业务成本 1000

多项选择题
问答题

阅读以下关于宏观经济数据库建设的叙述,在答题纸上回答问题1至问题3。

A市经过软课题研究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宏观经济指标体系,用于描述该市的经济状态,涉及包括区域GDP、人口与就业、城市建设与投资、财政收入和支出、土地、进出口贸易、社会保障、人民生活、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并为主要指标建立了计算模型。与宏观经济指标有关的数据称为宏观经济数据,主要的宏观经济数据广泛地分布于政府统计部门、计划部门、财政部门、税收部门、教育部门、商业部门、物价部门、农业主管部门、工业信息化主管部门等等,还分布于金融部门、大中型企业等。这些部门针对自身业务,多数都有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或者办公自动化系统,主要的宏观经济数据都已经实现了电子化。

目前,A市宏观经济指标的获得还采取传统方式,即通过有关部门逐级报表汇总宏观经济数据的方式和统计调查的方式得到。统计调查方式存在系统性的误差,而报表汇总方式则存在基础数据不准确、人为影响较大、指标分析灵活性差等问题。

为准确掌握经济动态信息,进一步规范各级经济信息资源管理行为,加快信息资源共享,提高政府的管理科学化和服务社会化水平,该市决定建设宏观经济数据库,将宏观经济数据统一管理。

小张是B公司的开发经理,在开发A市宏观经济数据库原型的时候,用前端分析工具按照指标计算模型,计算“宏观投资现状”指标,该指标计算模型的输入参数包括: 交易额,信息来源是市国税局和市地税局的税收征管系统; 项目立项信息,信息来源是市发改委的立项审批管理系统;
资金拨付信息,信息来源是市财政局的统一支付系统; 贷款信息,信息来源于银行的信贷管理系统等; 资源消耗信息,信息来源于电力公司、自来水公司等。 小张按照输入参数来源单位提供的数据接口说明取得了输入参数,经过计算得到了“宏观投资现状”指标,但发现该指标与传统方式得到的指标差别很大。 请用200字以内文字,指出存在差别的可能技术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