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11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将一定量的铁与浓硫酸加热时,观察到铁完全溶解,并产生大量气体。为此,他们设计了如下装置验证所产生的气体。

(1)填写装置的作用:

B                                            ,

C                                          

G                                          

(2)先点燃         处酒精灯(填“A”或“E”),点燃E处酒精灯前一步操作                                           

(3)证明有SO2生成的现象是                                        

(4)可以证明气体X中含有氢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

如果去掉装置D,还能否根据F中的现象判断气体中有氢气?___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                  __                              ___________。

(5)反应后A的溶液中含有Fe3+和Fe2+,检验其中的Fe2+的方法是                                                                 

答案

(11分)(1)防止倒吸;验证有SO2生成;防止空气中的H2O进入F(3分)

(2)A;(1分)   检验氢气的纯度(1分)  (3)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变浅(1分)

(4)黑色(CuO)变成红色(Cu);白色粉末变成蓝色;不能;因为混合气体中可能含H2O,会干扰H2的检验(4分)

(5)取A的溶液,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红色褪去,证明有Fe2+。(1分)

题目分析:(1)由于SO2极易溶于水,所以B装置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倒吸;二氧化硫极易还原性,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C装置的作用是验证有SO2生成;由于空气中也含有水蒸气,会干扰实验,所以G装置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H2O进入F。

(2)由于装置中含有空气,所以应该首先点燃A处酒精灯,以排尽装置中的空气。由于生成的氢气是可燃性气体,在点燃之前需要检验氢气的纯度,所以点燃E处酒精灯前一步操作检验氢气的纯度。

(3)根据(1)中分析可知,证明有SO2生成的现象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变浅。

(4)氢气具有还原性,能把氧化铜还原生成铜和水,而无水硫酸铜极易吸水变成胆矾,所以可以证明气体X中含有氢气的实验现象是黑色(CuO)变成红色(Cu)、白色粉末变成蓝色;由于混合气体中可能含H2O,会干扰H2的检验,所以不能根据F中的现象判断气体中有氢气。

(5)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据此可以检验。即取A的溶液,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红色褪去,证明有Fe2+2、氢气的检验,实验安全以及亚离子的有关检验等

点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有化学实验即科学探究之说法。纵观近几年高考,主要以考察探究性实验和物质制备实验为主。这些探究性和制备性实验的试题,综合性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紧密,有的还提供一些新的信息,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认真、细致的审题,联系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知识的类比、迁移、重组,全面细致的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思路是:1.准确地把握实验目的;2.利用已学知识,分析如何实现这个目的--实验原理;3.结合实验材料,初步确定设计对策--实验方案。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