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读我国某区域水资源利用空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限制“水资源开发利用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降水

C.光热

D.土壤小题2:据监测: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区”内的湿地面积呈缩减趋势,主要原因是 

A.水源补给减小

B.植物蒸腾减弱

C.林草面积扩大

D.风沙危害加剧

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题目分析:

小题1:从图中生态环境保护区地表环境以沙漠为主,并且图中河流从上游至下游河道越来越细小可知,该地是西北荒漠地带,水资源开发利用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的多少,选项B正确。

小题2:由于水资源开发利用区大量开发利用水资源,导致河流往下游输送水量越来越少,生态保护区内的湿地水源补给减少,面积缩小。选项A正确。

阅读理解
实验题

(I)某学生为了测定部分变质的Na2SO3样品的纯度,设计了如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装置中玻璃仪器的名称:酒精灯、___。

(2)实验开始后,写出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3)C中的现象是___,E装置的作用是____。

(4)按下图所示称取一定量的Na2SO3样品放入A装置的烧瓶中,滴入足量的H2SO4完全反应然后将B中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与足量的BaCl2溶液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白色沉淀23.3 g,则原样品中Na2SO3的纯度为____(精确到 0.1%)。

(5)在过滤沉淀时若过滤液出现浑浊,则必须要重复____操作,若该学生没有重复该操作则测定的结果将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6)要使测定结果准确,第一,装置气密性必须良好;第二,应先点燃___ 处酒精灯(填装置字母)。

 (Ⅱ)(7)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及安全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 (填序号)。

A.用托盘天平称取10. 55 g干燥的NaCl固体

B.附着于试管内壁的苯酚,可用碱液洗涤

C.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0. 00 mL 0.100 0 mol·L-1的高锰酸钾溶液

D.用渗析法分离淀粉中混有的NaNO3杂质

E.配制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加入到浓硝酸中,并不 断搅拌

F.切割白磷时,必须用镊子夹取,置于桌面上的玻璃片上,小心用刀切割

G.实验时,不慎打翻燃着的酒精灯,可立即用湿抹布盖灭火焰

H.用重结晶法可以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

I.在中学《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实验中,称量操作至少需要四次

J.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时,若定容时不小心加水超过容量瓶的刻度线,应立即用滴管吸去多余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