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请你在分析该县各镇的基础上,谈谈对做好乡镇基层工作的认识。

要求:分析全面,归纳准确,条理清晰,文字流畅。篇幅800字左右。

 

答案

参考答案:

[参考范文]

全面做好乡镇基层工作,扎实推进幸福农村建设

我国大部分土地是农村,大部分人口是农民。幸福广东,必然包含幸福农村,否则就是个伪命题。幸福,是一个复合的概念,是物质与精神的高度结合,幸福农村的建设也是如此。

目前,农村距离幸福还有一段不可忽视的距离,农村产业、科技、文化人才匮乏,农村的文化建设滞后,环境卫生状况堪忧。从根本上讲,这是我国长期施行城乡二元体制的后遗症。具体表现出来的原因则是五花八门:农村待遇跟不上、生活条件差,留不住人才;文化产业投入不足,节目内容单调乏味;农村卫生设备落后,缺乏合理的垃圾处理方式;基层领导、农民的思想认识跟不上,领导不重视,农民生活习惯比较差。这些问题只有逐一解决,建设幸福农村的宏图才有望实现。对于建设幸福农村,我有以下思考:

首先,以人为本,重视人才,珍惜人才。“引得进人才,留得住人才”,充分发挥乡土人才优势。提高农村科技、文化等工作人员的待遇,保障其生活水平,使之安心工作,尽情挥洒,扎根农村。让所有人饿着肚子谈奉献是不切实际的。只有生活保障到位,才能保证农村发展的人力支持。同时,对于农村本土人才,要大胆启用,大力重用。

其次,基层领导需转变观念,科学准确定位并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加强前期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坚持环境卫生与经济发展并重。发展农村最怕思维僵化,千村一面,不顾自身实际情况,胡乱发展,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易令发展开倒车,不得不慎。同时,需提升基层组织的战斗力,技能培训、政策宣传,都不能松懈。

再次,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推出特色产品,搞活多种优势。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亚健康横行,加之食品问题频发,导致了城市人对于绿色健康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无日不思。比如材料中江口镇梅园村的紫薯,农民只要能充分利用本地自然条件,产出有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必然大受欢迎。其他地方的农村也应如此,发挥当地特色,结合、满足社会需求,自然无往不利。

然后,发展合作社,推动农业产业化,生产标准化,建立品牌,统一销售。中国农业一直以分散的小农经济为主,极大地阻碍了农业发展。在网上经常看见某地名优农产品堆积如山苦无销路的消息。这便是分散经营的后果之一。试想上述紫薯,纵使质优价廉,但是无法上市销售,那么一切皆是空谈。因此,以合作破分散,以标准提质,以规模带量,势在必行。当然,这需靠政府支持,政策扶持。

最后,兼顾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开发生态种植、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产发展不能放松,生态建设亦如此。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应注重环境保护,不能再透支地球,农村、农业尤甚。可喜的是,成田镇大力发展的生态旅游,把产业与生态结合,齐头并进,相得益彰。这是宝贵经验,值得各地结合自身情况考虑。

汪洋书记有个非常形象的说法,“幸福就是有‘土’有‘¥’。”在此,我们做一点小小延伸:当今时代,幸福不仅仅是朴素的鸡犬相闻的乡土情怀与衣食无忧的小康愿景,还包含着整洁的生活环境、丰富的精神文化、现代化的产业模式等诸多要求。既要保持农村优良传统,又要吸收现代化的精髓,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平衡。如是,幸福农村,水到渠成。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