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一) 某知名啤酒生产企业,为满足市场需求,不断研发啤酒新品种,开发适合不同顾客群体的啤酒,走差异化战略道路。2010年该企业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推出一款专门针对年轻人口味的啤酒。生产该品种啤酒年固定成本为600万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5元,产品售价为4元/瓶。该企业采用盈亏平衡点法进行产量决策,同时,在战略实施的进程中,管理人员及时比较、分析实际绩效与目标的差距,并据此采取恰当的控制行动。

该企业实施的战略适用于()。

A.具有很强研发能力的企业

B.市场营销能力较弱的企业

C.产品或服务具有领先声望的企业

D.具有很强市场营销能力的企业

答案

参考答案:A, C, D

解析:

本题考查差异化战略的适用范围。差异化战略适用于市场营销能力较强的企业,所以选项B不选。

多项选择题

(四)  被告人李韦华、王新二人涉嫌盗窃罪(盗窃汽车)于1996年1月11日被山西原平市公安局收容审查,同年4月18日被该市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同年10月23日,由山西省人民检察院忻州分院依法向忻州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忻州中级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李韦华、王新的行为构成盗窃罪,于1996年12月4日作出一审判决,判处李韦华、王新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宣判后被告人王新不服,向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省高级人民法院于1997年9月19日作出维持原判裁定,同一合议庭同时核准以盗窃罪判处李韦华、王新二人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于同年9月29日下达执行死刑命令。忻州中级人民法院接到执行死刑命令后,决定于同年10月6日上午执行死刑。是日上午8时许将死刑犯李韦华、王新等4人押赴刑场。参加临场监督的地区人民检察分院检察员李怀忠、刘美琦等,在上午9时许从送达的法律文书中发现,对于李韦华、王新的终审裁定,于10月4日才送达李韦华、王新二人(因国庆节放假4天),马上意识到有重大问题,即适用新刑法还是适用旧刑法的问题,当即与指挥执行的审判员、庭长交涉。庭长说:“此案经高级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无妨。” 关于本案涉及的诉讼期限和期间,说法正确的是( )。

A.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2个月,故本案为超期羁押案

B.一审刑事案件应在受理后1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1个半月

C.一般情况下,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案件,应当在1个月以内审结,至迟不得超过1个半月

D.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10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5日

单项选择题 B1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