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吹响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角。某校高三(12)班同学决定开展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关注、我参与”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参与其中。
情境一 同学们在调查过程中,就某市家庭消费支出情况获得如下数据:
年份 项目 | 食品消费支出 (元) | 文化消费支出 (元) | 其他消费支出 (元) |
2006年 | 8000 | 1600 | 10400 |
2011年 | 10500 | 3000 | 16500 |
(1)请分析该市居民消费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经济生活》角度列举三条可能的原因。(6分)
情境二 2012年起,该市实施“文化惠民三年工程”,每年由市财政下拨1000多万元为每个居(村)委会配送文化资源。配送文化资源流程图见下:
![]() |
(2)谈谈上述材料蕴含的《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道理。(6分)
情境三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今天,一个学校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上,更体现在富有特色和个性的校园文化建设上。
(3)请将你认为你所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最成功的做法推荐给大家,并从《文化生活》说明推荐的理由。(6分)
(1)问题:虽然五年来该市恩格尔系数下降,居民消费结构改善,但文化支出占家庭支出比重偏小。(2分)
原因:居民的消费观念不够科学,存在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的现象;生产决定消费,市场不够繁荣,文化产品生产不足也是影响;市场不够规范;社会服务不到位。(4分,答出2点即可)
(2)政治生活:民主管理、民主决策。 政府的文化职能、(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
文化生活:积极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积极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
(3)答案要求:(6分)
推荐的做法要符合校园文化的特点,且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依据的原理切合推荐的做法。
答案示例:举办“十八岁成人仪式”, 树立学生的公民意识。
《文化生活》依据: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题目分析:本题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背景。(1)第一小问中市居民消费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恩格尔系数、消费结构,原因有消费观念、文化产品生产不足、市场不够规范等角度加以分析回答。(2)第二小问难度不大,只要求回答一个要点,政治生活的角度可以从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政府的文化职能等方面分析回答。(3)第三小问可以从学生的公民意识、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角度加以回答。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把握恩格尔系数、消费结构、政府的职能、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方面的知识。